首页
> 服务聚焦 > 深化产改

高位布局谋“产改” 精准发力强“练兵”

——姜堰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小记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发布人:产改办发布日期:2020-11-20 09:43浏览次数:

编者按:近年来,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程中,姜堰区总工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牵头职责,联合相关部门,高位谋篇布局,建强组织架构,聚焦“政治强基”“赋能成长”“维权服务”“合力保障”四大行动,创新推出“厉兵联盟”“星火尖兵”“青蓝工程”三大计划,助力职工赋能成长,着力推动全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迈上快车道。

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邹祥凤,泰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雅斐调研姜堰产改工作

姜堰区委领导参观姜堰中专“厉兵联盟”实训基地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会暨“厉兵联盟”成立启动仪式




姜堰:“三大计划”为职工赋能成长注入“源动力”

厉兵计划、星火计划、青蓝计划……今年以来,泰州市姜堰区总工会以强化职工赋能成长为突破口,创新实施“三大计划”,为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注入了不竭的“源动力”。

联盟聚首,合力擂响厉兵战鼓

职工培训学校“打破”围墙、翻转课堂,开展校企双师联合培养;企业以“新型学徒制”模式培养员工,开展职业资格等级自主评价。这是今年8月姜堰“厉兵联盟”成立时,3家技能人才培养职教院校与区88家成长型以上工业企业,共推校企深度融合、力促产业工人队伍“兵强马壮”立下的“盟约”。

“厉兵联盟”的出现,为全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推进立下了“汗马功劳”。姜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总工会主席毛戴军提出,要准确把握产改工作的立足点,精准打造“练兵场”,协力绘就“同心圆”,充分彰显“厉兵联盟”实效性。区产改办拿出“真金白银”助力“培训+”,通过政策扶持、发放“培训券”等方式为职工培训“买单”。对参加各级培训取得初、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产业工人,对应给予1000元~4000元的补贴,纳入当年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的,补贴标准再相应提高30%。面向产业工人精英,在符合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给予海外培训、高级技师研修班培训补贴。大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职工给予每年每人4000元-8000元不等的补贴。面向参加学历提升的职工,在省总补贴的基础上,区总工会给予配套补贴。年内,将向首批88家联盟企业发放价值280万元的“职工技能培训券”。

借着联盟的东风,江苏神王集团钢缆有限公司很快与姜堰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牵手成功,组织32名新入职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最终21名员工成功得到技能晋升,这 21人不仅享受到培训中心发放的每人200元培训补贴,而且还享受公司配套激励的每人每月200元津贴。设备部员工焦扬从“练兵场”走出没多久,就走上了“赛场”,参加了泰州市技能状元大赛的总决赛,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姜堰区职工学校重点抓好职工学历提升工作,与江苏大学、扬州市职业大学等知名大专院校的合作,已累计培养成人本科、大专职工2000多名。近年来,姜堰区职工学校、江苏大学、江苏太平洋精锻股份有限公司三方联合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班,培养了300多名机械专业技术骨干。今年,该校又与润泰化学、日出化工合作,计划为其培养应用化工技术大专生70多人。

产改尖兵,星火燎原光耀姜城

“亩均论英雄”,让一批产改“尖兵”走上“英雄”舞台,是姜堰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过程中打出的又一张“王牌”。

在一场以“星火耀姜城”为主题的职工产改“尖兵”评比表彰中,各类创新献计活动中涌现出的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职工站到了C位。他们中有行家里手总结出先进操作法的“技术尖兵”、不断钻研开发新品的“创新尖兵”、善于发现防微杜渐的“改革尖兵”。

“技术尖兵”江苏曙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王晓燕自创的“平衡型地埋式补偿器新型操作法”,节约生产成本300多万元,其关键技术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与操作法相关联的技术获实用新型专利4件。此外,运用此操作法生产的产品先后分别获得了泰州市科技进步奖、姜堰区科技进步奖。

“创新尖兵”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科技专员王浩亮拥有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他发明的《超高效低噪声舰船用电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不仅适用于舰艇、船舶等特殊环境,也可推广到冶金、矿山、交通、化工等行业领域。投放市场3年以来,已新增销售超5000万元,实现利税800万元,获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江苏省军民结合科技创新三等奖、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专利新产品优秀奖。

“改革尖兵”江苏万里活塞轴瓦有限公司工程师黄光华在“我为企业创新发展献一计”合理化建议中,提出的“金属半固态压延铸造新工艺的应用”可降低成本,且投资小,产品合格率大幅提高,综合创造效益百万余元。

姜堰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江均海表示,区总还将放大“尖兵”智慧结晶,开设“职工专利超市”。由各级工会集中收集各类职工创新成果,区总进行存储、汇编、发布,企业或职工不受地域限制,可根据需要在“职工专利超市”进行自选,经与创新成果发明人或单位指定的洽谈人沟通后,由使用和推广双方签订协议,实施技术推广转化,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名师高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田建明、赵平,陈兆根、石正忠,吴宝平、黄志鹏……10对教学相长、业绩显著的优秀师徒代表成为姜堰区“拜名师带高徒”活动先进个人。

姜堰区实施的“青蓝计划”,用榜样光芒照亮了深化产改的“另一盏灯”。“青蓝计划”广泛开展“拜名师带高徒”活动,鼓励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结合自身业务特长,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带动和帮助职工快速成长成才,在本企业、本产业多带徒、出高徒,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全区120多家企业参与活动,各行各业涌现一批“名师高徒”。

“我很庆幸,遇到一位好师傅!”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静对师傅徐冬明的佩服之情溢于言表。徐冬明曾荣获国家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阿里巴巴总裁特别奖,入选泰州市第五期311工程培养对象第二层次。10年前,李静被安排到徐冬明的项目团队,正式“拜师”后,师徒二人一有机会就相互探讨、研究学习。徐冬明毫无保留地指导李静攻坚克难、钻研技术,李静处处以师傅为榜样,虚心请教,摸索总结。两人连续完成了“高温型铅蓄电池关键技术项目”等多项产品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共同完成授权专利27项、发明3项,其中一项发明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在新工艺高倍率电池开发过程中遇到‘穿刺短路’的难题,我和师傅查文献、做试验,反复了无数次,最终成功了。该电池目前已经在中国移动、阿里巴巴、电信等大型数据中心广泛应用。从师傅身上我学到最好的品质就是坚持!”李静的话语中,饱含一份“十年师徒、薪火相传”的真情与感动。

区领导慰问高温下坚守一线的产业工人

向88家企业发放“职工技能培训券”




苏中药业:让劳模引领成产改“强心剂”

张冬梅、朱金国、朱宝康……在苏中药业集团的一张《各级劳动模范统计表》上,56名从公司级到省、市级劳模的名字,不仅记录着每位劳模的骄人业绩,也见证了企业发展的辉煌来路。

苏中药业集团是姜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员工3000多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比62%。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唐仁茂认为,劳模队伍是企业强大的“无形资产”,劳模引领是企业创新发展和推进产改工作的“法宝”。

提取车间经理朱宝康是苏中的“炼药工匠”,也是集团首批9名公司级劳模之一。20多年来,他坚守生产一线,始终努力钻研、不断创新,先后解决了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片剂的薄膜包衣、胶囊填充、乙醇降耗等20多个难题,为公司降本增效活动献上了一个又一个“金点子”。

集团公司专门制定了《劳模评选办法》,每三年评选1次公司劳动模范,凡与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连续三年以上的员工,在三年期内至少荣获年度先进个人1次的人员均可参加。目前,公司已开展了五届劳模评选活动。”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朱善意表示,劳模精神是企业文化中的闪光点,希望通过劳模“领头羊”的带动作用,来造就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2016年,集团公司成立了纪汉祥劳模创新工作室。针对药品流向管理长期困扰企业营销管理的难题,纪汉祥带领团队攻关了5个月,开发出一套适合本企业的药品流向处理系统,投入使用后每年节约100万元成本费用。

身边榜样的力量,更能催人奋进。2019年,集团公司组织8位劳模走上“劳模讲坛”,他们胸挂奖章,现身说法。销售一公司安徽分公司的吴长芹,一年300天奔走在异地他乡,克服诸多不便,合理调整安排好公司、家庭、个人的矛盾,凭着一股子闯劲干劲,一步一步达到事业的巅峰。财务部结算主管曹晓勇在公司奋斗了26年,带头攻关20多个财务难点,总结出了168条日常业务结算策略,最终实现了数据标准化、信息化。

为了彰显劳模地位,集团公司专门出台了劳模福利待遇制度。凡集团公司的劳模因病住院者,医保不予报销部分按三级标准给予不同补助,公司级劳模自付70%部分由公司报销、市劳模享受80%的报销比例、省劳模全额补助;退休员工的春节慰问费,劳模按退休对应发放标准的150%予以发放。

唐仁茂说,一方面,通过厂刊、微信、宣传栏宣传劳模事迹,用劳模精神来感召员工,培养和塑造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提高劳模福利待遇,强化劳模的幸福感,增强企业的发展力和凝聚力。现在劳模评选、弘扬劳模精神已经成为集团公司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一道风景线,集团公司即将开展第六届劳模评选工作,现前期准备和推荐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中。

苏中药业集团开展劳模讲坛活动

名师孙磊与徒弟刘静鸣等人一起研讨技术难题

厉兵联盟“杰出班组长”培训

江苏振华海科的劳模创新团队共同研究创新技术课题

举办姜堰区焊工技能大赛

走进中来股份等非公企业调研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开展“厉兵联盟”职工技能提升培训

(记者  徐军霞  通讯员  杨爱平  唐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