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购艾美特电风扇、罗莱空调被,答题就能参与!”日前,正逢扬中市工会会员卡发放一周年,工会推出了面向持卡会员的优惠活动,这是工会探寻普惠职工的一项重要举措,让职工切实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扬中市作为全省产改试点巩固市和镇江市全面试点单位,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探索解决矛盾困难的办法举措,产改举措初见成效。扬中市委书记殷敏做出批示:“团结引导广大产业工人融入扬中高质量发展大局,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宣讲+活动 职工思想“红”起来
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是产改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扬中依托老干部宣讲团、“劳模讲师团”、“百姓名嘴”宣讲团三支队伍,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累计在职工中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学习班、座谈会、报告会20余场,实现了专家深入讲、名嘴生动讲、典型带动讲、实践体验讲、网络推广讲的局面。劳模宣讲团成员黄振龙每年都要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开展10多场宣讲。他说:“研究产业工人队伍现状,把党委政府的政策讲给职工听,成了我退休后最重要的事情。”扬中以活动聚人心,成功举办了“凝成一股绳、永远跟党走”职工拔河大赛、“读经典、强素养”职工读书征文活动、“唱响改革颂、建功新时代”职工朗读者大赛等,用说、唱、讲、诵、演的形式阐释新思想,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争当新职工、建功新时代的氛围日趋浓厚。
培训+竞赛 职工技能“提”上来
大全集团作为扬中拥有近万名职工的龙头企业,被列为产改工作试点单位。企业抓住国家人社部在全国试点企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契机,加大硬件投入,注重人才引进,入围镇江3家首批技能认定单位。400多名职工“近水楼台”,在自家企业里通过技能培训、以工代训、案例研讨等教学环节,拿到了技能等级证书,其中获高级工以上职称100多人。扬中供电公司编制了全员培训计划,针对管理、技术、技能等不同岗位,全年开展教育培训48场,发挥技术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该市人社局则积极推行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学徒培训晋升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工的,每人每年分别补贴4000、5000、6000和8000元,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作为产改牵头单位,扬中市总每年举办一类技能竞赛10多场,叉车工孙柏新、农机修理员缪士贵等一批技术能手通过比赛脱颖而出。缪士贵在“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中斩获一等奖,成为“江苏工匠”。
制度+激励 职工保障“强”起来
扬中制定出台了《基层工会专项项目补助管理办法》,启动实施职工之家阵地建设“613”工程,西来桥镇、三茅街道、油坊镇等一批镇级职工活动阵地相继建成。扬中非公企业工会干部津贴补贴发放工作持续开展,每年惠及符合条件的工会干部50多名。同时,大力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星级评定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双创双提升”工作,首批王禄宝、孙六生6家三星级以上劳模创新工作室得到命名,黄克荣、潘榴红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支部建设初见成效,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发挥。此外,认真落实困难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荣昌机械、势坤钼业两家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市人社局、总工会通过认真审核,帮助他们申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80多万元。
改革只争朝夕,成效重在落实。扬中产改工作一直在路上,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积极打造特色亮点,产改成果推动职工“幸福指数”节节攀升。(通讯员 林海云 记者 范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