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大厅 > 产改试点 > 案例发布 > 本省做法

厚培技能成才土壤 助推企业转型发展

华能江苏公司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 发布人:产改办 发布日期:2020-09-18 10:16

一、引言

为加快推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近年来,华能集团将江苏分公司定为落实华能集团“东线”战略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为江苏分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而全面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努力提升技能人员整体素质,是推动分公司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此,分公司努力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基础管理、竞赛选拔、激励机制等工作为分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狠抓技能竞赛基础管理

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做好技能竞赛工作的前提,分公司制订了《职工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规定》等制度,为技能竞赛的组织管理、相关职责、经费来源和表彰奖励等进行了规范。必要的培训平台是做好技能竞赛工作的条件,分公司已建成淮阴(检修)、太仓(运行)两个集团级培训基地,为华能集团和分公司举办了多起状态检修和集控运行培训班,并承办了多次大型技能竞赛活动。强化仿真机训练,规定参培人员每月最少上机时间,年末组织仿真机考试,对于上机时间未完成或者仿真机考试不合格者进行考核。同时为企业配置电气、锅炉等各类专业书籍,推荐员工对教材中特定内容进行重点学习,员工的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二)开展技能竞赛选拔工作

每年公司都制订年度技能竞赛培训计划,在组织开展超临界、亚临界燃煤机组集控值班员技能竞赛选拔比赛中,委托南京工程学院仿真中心老师作为第三方出题,组织理论和上机实操竞赛;在继电保护技能竞赛中,委托南京工程学院和南瑞继保公司专家开展理论和实操比赛。为发挥内部培训师资源和传帮带作用,提高技能培训效果。分公司组织新员工与老师傅签订师徒合同,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师徒职责并定期进行考评,师徒连带奖惩。同时还将各厂技术、技能专家、专业专工等技术骨干力量和每年竞赛获奖选手自动纳入内训师队伍,对选手进行技术技能集训和竞赛经验传授,充分发挥了优秀员工的传帮带作用。

(三)落实技能竞赛激励机制

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员工走技能成才道路,适应技能、管理人才双通道要求,分公司组织各单位制订并落实了有关技能竞赛获奖选手晋升奖励办法。如建立了“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业绩贡献与员工待遇相联系”的评估、激励机制,构建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氛围。制订的《生产岗位员工岗位晋升管理办法》规定了在集团及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选手直接晋升上一岗位。

三、主要成效

一是职工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华能江苏分公司技能人才培训机制不断健全,技能人员立足岗位成长成才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目前,分公司共有46人获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和省级技术能手称号,327人被评为技师和高级技师,1024人被评为高级工。

二是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创新能力,各单位技术带头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把技术创新人才的个体优势转化为群体优势,积极组织实施技术创新、技术改革。两年来共有57项技术创新项目得到推广和应用。其中1项技术成果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项目,金陵燃机电厂“黄庆操作法”被评为江苏省职工十大操作法,4项创新成果获江苏省部署企业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奖。

三是高质量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广泛开展的技能竞赛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为分公司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目前分公司经营和发展业绩在集团区域公司和省内各大发电集团对标中处于领先,企业结构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占比较分公司成立之初提高了25%并在国内实现了两个率先:率先建成并投运当时亚洲装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30万千瓦如东海上风电场、率先建成并投运目前国内离岸最远海上风电项目30万千瓦大丰海上风电场,华能首个低温碳化工艺污泥耦合项目——太仓电厂燃煤生物质耦合发电项目已投产运行,2项燃机国产化创新示范项目通过国家能源局优选。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