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聚焦 > 深化产改

从“一块板”到“一块板家居”的协商之变

——邳州木制品行业走好新时代产改之路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发布人:产改办发布日期:2021-11-11 09:44浏览次数:

从板皮、半加工、深加工到家具、家居,邳州木制品行业经过五次转型,实现了从“一块板”到“一块板家居”的不断升级转变,行业工资协商以党建、产改、工建一体推进,以薪酬增加为核心,以提高社会地位为目标,走出一条新时代行业产改发展之路。11月5日,邳州举行第16次木制品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经协商,本年度行业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2700元,一线产业工人工资平均增幅提高3%。15万产业工人又一次共享薪酬协商成果。


党建引领使产改如虎添翼


邳州木制品行业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木制品加工企业3016家,直接从业人员15余万人。2019年,邳州木制品行业被确定为省产改试点单位后,以党建、产改、工建一体推进,确定“以政治引领为保证,以集体协商为抓手,以薪酬增加为核心,以社会地位提高为目标”的行业产改总体思路,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和技术骨干聚集在流水线上,在班组设置党建地图,让红色支部堡垒成为企业发展的靓丽名片。

为强化党建引领,依托王杰烈士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组织职工定期开展“祭扫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革命教育;上好车间微党课,开设党员和职工 “一刻钟”学习法;建立“红色加油站”,通过阅读红色书籍、看红色经典电影、弘扬先进人物事迹等,引导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目前,行业共设立230个党员示范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组织500余名党员联防联控;在公益捐款中,木制品行业企业党委、党支部及党员累计捐款4000多万元。

实施“双培双提工程”,将生产经营骨干、劳动模范培养成党员先锋,提升凝聚力;将一线党员培养成经营骨干和劳动模范,提升执行力。产改试点以来,培养85名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成为党员,27名党员走上企业中层以上岗位,其中市级以上劳模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开展“比作风、比奉献、比业绩”活动,进行职工“月度之星、季度之星、年度之星”评比工作。德鲁尼木业创新设立 “党员先锋岗”“工人示范岗”,每月给予100—300元的岗位激励津贴,激励员工在生产经营中创先争优。


循序协商助产改走深走实


从2006年起,邳州板材家具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每年开展一轮,迄今已开展16轮协商、经过三个阶段——2006年至2010年是建章立制阶段,协商解决基础问题,助推行业稳定发展;2011年至2018年是权益维护阶段,协商触及深层内容,助推行业转型升级;2019年至今属于赋能成长阶段,协商内容多维拓展,行业产改提质增效。

2019年,木制品行业确定为省产改试点单位,协商重点围绕能级工资、产业工人素质提升、薪酬待遇、“五小”发明创造等多个议题开展协商并达到共识,其中,2020年行业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2650元;女职工在享有带薪休产假特殊权益期间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实行板材家具企业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能级工资);对产业工人荣获邳州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号的、“五小发明”被企业采纳的、劳动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均给予相应奖励,行业产改走深走实。


“四企协商”让产改四面开花


“职企协商,构建和谐用工关系;链企协商,放大产业集群效应;村企协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镇企协商,打造亲清政商关系。” 邳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石启光说。

在推进产改过程中,邳州木制品行业由单一的行业集体协商逐步扩大到职企协商、链企协商、村企协商、镇企协商等全方位协商。近年来,他们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深入的办法,通过不断协商,木制品行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从2006年的600元/月提高到2021年的2700元/月。木制品行业效益年平均增长10%,而企业职工工资年平均增长率则高达18%。同时,企业拿出全年利润的5%-10%,依据一线职工实际业绩进行奖励,推动企业一次分配向二次分配延伸。行业劳资纠纷发生率由原来的年均150件以上下降为现在的年均不足5件,职工流动率稳定在10%以下。

产改助推行业集体协商四面开花、硕果累累。全国产业工会、省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先后在邳州召开现场推进会;被全国总工会表彰为全国行业集体协商先进典型,并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记者 胥明虎   通讯员 宝华  育玮  于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