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持续传递“工会温度”
建成超过5000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推选出60家“全国最美工会户外服务站点”、460家“全省最美工会户外服务站点”。这是江苏各级工会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交出的阶段性成绩单。
近年来,城建环卫职工、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特定职业人群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引起了各级工会的关注。这些劳动者大部分是农民工,工作地点流动性大,工作条件艰苦,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劳动安全健康令人担忧。省总工会拓展服务职工平台,在全省开展“安康驿站”建设,推动银行、商铺、药店、加油站等单位设立“安康·爱心驿站”,为城建环卫等特定职业人群提供歇脚休息、免费茶水、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服务。
从2016年起,省总工会进一步拓宽服务对象、拓展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覆盖面,在全省推进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建设。2019年,省总工会将建设银行的劳动者港湾和加油站的休息室纳入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体系。推出全省“安康·爱心驿站”电子地图,每年评选30家示范驿站,每家给予2万元的现金奖励,激励各市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连云港、淮安、泰州、徐州等地将“安康驿站”建设列入对各县(市)、区的工作考核目标,有效改善了职工的劳动条件。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工会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持续扎实推进“安康·爱心驿站”建设,整合工会“安康驿站”、建行“劳动者港湾”、电信“爱心翼站”等服务民生的优秀品牌,拓宽服务对象、拓展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覆盖面,发挥各方优势,融智融资融爱,推动和帮助解决户外劳动者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发动企业、银行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体系建设。
据介绍,“爱心驿站”以“安康驿站”功能为基础,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交通警察、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解决他们的饮水、就餐、如厕和休息等实际问题,并根据不同情况,加载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职工书屋、爱心母婴室、阳光心灵工作室、爱心医院、爱心超市等服务功能,让户外劳动者在工间休息时享受到多元化服务。通过不断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完善驿站基础设施,将更多可以利用的优质服务资源向户外劳动者倾斜。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安康·爱心驿站”5000家,已有示范驿站90家。在刚刚推选的60家“全国最美工会户外服务站点”中,既有建于2016年的徐州云龙区环卫驿站,也有今年新建的泰州姜堰区罗塘街道振宇社区服务站、南京电信天翼广场(鼓楼店)爱心翼站等,各具特色,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服务,持续向全社会传递“工会温度”。
(记者 谢丹娜)
“爱心驿站”成为户外劳动者的休闲好去处
“爱心翼站”里设施一应俱全 张旭 摄
“爱心翼站” 为爱添翼
盛夏酷暑,“爱心翼站”为外卖小哥送上清凉饮料
昨天,南京迎来了立冬后首场大降温,顺丰同城外送员王灼全的心里却暖暖的,他在南京电信大钟亭营业厅“爱心翼站”领到了暖宝宝和姜茶包等暖冬礼包。对于一名每天骑车穿街走巷、风里来雨里去的外卖小哥来说,这些装备很及时很贴心。在很多和王灼全一样的户外劳动者心中,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的“爱心翼站”就是一处温馨的港湾。
近年来,江苏电信充分发挥营业厅便利服务户外劳动者的优势,深入开展“爱心翼站”品牌和营业厅专区建设工作,截至10月底,已建成223家“爱心翼站”,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建立了由407人组成的“爱心大使”青年志愿者队伍,并将“爱心翼站”纳入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体系,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环卫工人、辅警、建筑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及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休憩补给、智能技术科普等服务,打造有温度的公益优抚和服务专区,成为服务户外劳动者的明星品牌,也是江苏电信履行社会责任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位于南京中央路的南京电信大钟亭营业厅大门口,醒目地挂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爱心翼站”的标牌,进厅休息、饮水供给、手机充电、餐食加热、洗手间、手机辅导等12项服务内容一目了然。走进营业厅,记者看到在大厅的一侧,户外劳动者休息区布置得很温馨,饮水机、充电插座、急救药箱、手机贴膜机、雨伞、轮椅……一应俱全。身披红绶带的“爱心大使”随时提供热情服务。
瑞幸咖啡的驻点外送员申家友坐在休息区刷着视频等待接单,手机正在充着电,他是“翼站”的常客了。“我每天的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7点半,接单、送单来回跑。这里有空调、有热水、有网络,可以大大方方地进来歇歇脚,中午还能带着饭过来吃,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
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是“爱心翼站”的重点关爱对象。多家企业联合开展的7月骑士节活动中,“爱心翼站”持续近一周时间,为骑手送上清凉凉饮料;针对小哥高频使用手机接单,工作人员手把手教他们学会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并使用5G提速……营业厅客服人员每一个周到的服务细节,都是一次爱的传递。今年8月25日,一位外卖小哥很着急地走进营业厅,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小陈发现他竟是位聋哑人,便耐心地通过在纸上和手势与小哥沟通,得知他的手机每月用到一定时间就无法上网了,严重影响到接单。小陈把他的情况向10000号进行反映,第一时间解除了上网限制,随后又通过查询他的套餐和帐单,推荐合适的5G套餐,聋哑外卖小哥很满意,激动地在纸上写下了“耐心和专业”等赞美之词。没想到,小哥离开20分钟后又回到营业厅,他特地给小陈和营业厅工作人员送来了20杯奶茶表示感谢。此后,这位小哥也成了营业厅的常客,路过时便会来“翼站”歇歇脚,看看“老朋友”。
除了对户外劳动者的特别关爱,“爱心翼站”持续开展助残扶弱、科普教育等公益活动,已成为工会延伸服务的新窗口。徐州电信“爱心翼站”坚持每月开展一场“幸福讲堂”活动,在反电信诈骗等方面加强对户外劳动者和老年人的宣传。截至8月底,仅彭城路“爱心翼站”就开展“幸福讲堂”60场。泰州电信在现有营业厅“爱心翼站”提供常态化适老化服务的基础上,与政府部门协同,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教上门”公益活动,把流动的“爱心翼站”搬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棋院等老年人集中的场所,开展“放飞夕阳”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今年元宵节,苏州人民路营业厅“爱心翼站”还邀请周边小区的老年人来厅里吃汤圆,同时开展“科技助老微课堂”,进行智能手机应用的集中教学。老人们吃着热乎乎的汤圆,学会了视频聊天、拍照发朋友圈、线上挂号预约、申请苏城码等操作,暖胃又暖心。 7月下旬,南京突发新冠疫情,鼓楼天翼广场“爱心翼站”主动向政府请缨,配合街道社区,设置核酸检测点,并组织志愿者协助核酸检测,为“南京防疫保卫战”助力。
“今年以来,全省“爱心翼站”累计开展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送温暖主题活动220场,服务1.2万余人;完成智能科普幸福讲堂1220场,服务近3万人次。服务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江苏电信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传承好“人民邮电为人民”的红色基因,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爱心翼站”项目,有序推进服务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把遍布全省的营业网点建成一个个温暖的劳动者之家,真正把“爱心翼站”建设成为江苏劳动者的“温馨之站”“欢乐之站”“幸福之站”。
近日,继全省27个营业厅被中国电信集团授予首批营业厅“爱心翼站标杆门店”称号之后,江苏电信又有5个市分公司的“爱心翼站”入围中华全国总工会评选的“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记者 鲍晶)
有“家”的感觉真好
环卫驿站成了环卫工人的第二个“家”
徐州云龙区环卫工人在驿站包粽子,一起过端午节
无论严寒还是酷暑,路牙子上休息、墙根下打盹儿、三轮车里睡觉……城市环卫工人休息百态是否曾深深触动你的心灵?如今,在彭城,一座座环卫驿站正用爱为“城市美容师”们营造着温暖家园。
这处位于徐州市云龙区黄山新村小区内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环卫“安康驿站”,建筑面积达280平方米,设有餐饮加热区、医疗服务区、休息区,配备电视、微波炉、热水器、冰箱、饮水机等电器,还有最新的报刊、杂志,可供环卫工人休息、就餐等。医疗室定期聘请医务人员,为环卫工人提供健康咨询,以及简单医疗处理。淋浴间24小时提供热水,不同工作时段的环卫工人随时可以洗澡,彻底解决了环卫工人早餐不能加热、中午无法歇脚、晚上不能洗澡的尴尬境遇。
据介绍,云龙区现有1600多名环卫工人,他们承担着407条道路清扫保洁任务。为缓解环卫工人在作业期间的疲劳,云龙区城管局设立了3个爱心驿站,全部位于主次干道,方便环卫工人们就近休息。
“以前工作累了,没有歇脚的地方。现在可好了,进来喝杯热茶,暖暖身子,上班干活也更加有劲了。”正在此午休的环卫工人胡大姐和刘大姐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遇到保洁任务重的时候,她们的吃喝都得在马路上,累了也只能坐在路边休息一会儿, 闻着汽车尾气味儿更成了家常便饭。自从有了这环卫驿站, 她们不仅有了“遮风挡雨免日晒”的地方,吃饭的环境也有了保障。在这间休息室里, 虽然摆设很简单,可环境却是干净整洁, 桌椅、 微波炉、 急救箱、电风扇、 饮水机……一应俱全。
“清扫垃圾,手容易受伤,环卫驿站里的东西挺齐全的,创可贴、消毒酒精、纱布都有,我们可以过来简单包扎一下,方便,贴心。”胡大姐说,有了这个环卫驿站,这个冬天她们将少遭罪,不仅有了避风雨的暖和地方,而且不用每天驮着清扫工具上下班了,就算遇上雨雪天,干到晚上也能在休息室里吃碗热乎乎的泡面。
“安康,安康,真的让我有家的感觉!” 刘大姐的孩子老公都在外地,自己一个人在徐州,每逢大小节日总感觉孤零零的。今年的端午节,环卫处的领导组织大家一起在驿站包粽子,让她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安康驿站对于别人来说只是一个休息场所,却给了我家一样的感觉。”
一所休息驿站,看似微不足道,却彰显对环卫工人的关心与尊重,不仅能够在关键时刻满足户外劳动者的不时之需,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目前,该市已建成450个“安康驿站”,受益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2万余人。徐州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驿站的便利不仅遍及每一位环卫工人,还将爱心辐射到人民大众的心里,让更多群众更加尊重环卫工人。(通讯员 司广智 记者 谢丹娜)
“这里就是我们的‘休闲所’”
从饱受日晒雨淋之苦,到惬意享受闲暇时光。对于泰州姜堰区罗塘街道振宇社区新建的“服务站”带来的贴心关爱,环卫工人吴小梅表示:“幸福来得太突然!”
临近中午,在振宇社区路段忙碌了半天的吴小梅走进服务站,熟练地接了杯纯净水喝下,打开微波炉热饭,吃完饭收拾好,坐到按摩椅小憩。“以前干完活只能在路边随地休息,现在干活累了,到这里有空调、有茶水,还能按摩、看书,环境这么好,真是让人意想不到!简直就是我们的‘休闲所’啊!”她的话语中带着兴奋。
空调、微波炉、饮水机、书刊、按摩椅、无线网络……已经成了姜堰“安康.爱心驿站(点)”的“标配”。今年以来,姜堰区总工会联合多方社会力量,深入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在全区建成“安康·爱心驿站(点)”50家,均达到“五有”标准,主要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出租车司机、送餐员、城管执法人员、交警辅警等户外劳动者服务,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喝水难、热饭难、歇脚难等实际问题。
据振宇社区书记丁爱军介绍,服务站建于居民活动中心内,呈现“一主两副四配套”格局。“一主”:主要功能室为50平米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配备了空调、桌椅、微波炉、饮水机、充气和充电工具等基本设施,最近还添加了书刊、按摩椅、无线网络等。“两副”:建有一间50平米的休息室,内置躺椅11张,可供户外工作者小憩,休息区内设有男女卫生间、洗澡间;80多平米的“阳光书吧”,内有书籍500余本、报刊若干,供学习用的桌椅6套。“四配套”服务包括:社区卫生院,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社会工作事务所,内有专业律师和心理咨询师,经预约后,可在服务室内,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及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咨询等服务;110平米的多功能培训室,定期开展培训服务;40平米的爱心母婴室,联合早教机构每两个星期开展一次“亲子共成长”活动。
今年45岁的周冬琴在离社区不远的巴黎城做保洁工作。对于服务站提供的服务,她深有体会,一次打扫中无意受伤,她来到医院吧台的应急医药,直接取用了急救药品。她说:“平时工作虽然挺忙的,但偶尔来到这里,总是感觉很暖心,各种服务都很周到。”
据了解,该社区服务站还经常开展健康义诊、健康宣传、金融讲座等特色活动,平均每日服务户外劳动者30人次,年服务可达万余人次。( 记者 徐军霞 通讯员 杨爱平 唐艳)
尽力向下延伸服务触角
从“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没电能充电”的基本功能,到洗衣冲澡、急救用药、学习锻炼、阅读观影等多元服务,遍布江苏全省的“安康·爱心驿站”,给越来越多的户外劳动者带来温暖和欢乐。
户外劳动者是广大劳动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他们的权益保障工作。总书记明确指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合力建设更多更好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切实解决好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体现了江苏各级工会组织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情怀和担当,真正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落到了实处。
高质量推进“安康·爱心驿站”建设,要求各级工会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普惠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构建完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尽力向下延伸服务触角。有条件的乡镇基层工会在本级职工服务中心(站)内设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帮助环卫职工、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解决就餐、饮水、休息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更好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
户外劳动者流动性强、工作节奏较快,要根据他们特别是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重点人群的作业范围和作息路线划定网格,让所有户外劳动者能就近就便找到休息场所,把服务站点建设成为职工服务平台向下延伸的主要内容,成为工会服务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站点功能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载其他工会服务职能,将工会职工书屋、安康医院等服务功能整合至服务站点,让户外劳动者在工间休息时享受到更多元的服务。
推进不同类型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在落实站点建设具体要求上应各有侧重,既要达到基本的硬性要求,也要实现基本的软性要求。有条件的站点可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充分了解户外劳动者意见诉求,提升对户外劳动者和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水平。
期待各级工会有序推进服务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以饱满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先进的理念,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把遍布全省的服务站点建成一个个温暖的劳动者之家,真正将“安康驿站”打造成服务户外劳动者的明星品牌。(董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