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聚焦 > 地方动态

无锡非公企业探索“产改”实践 助产业工人打通成才之路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发布人:系统管理员发布日期:2021-04-25 00:00浏览次数:

 

 本网讯但凡企业发展强,必定有一支强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关键在人,既需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善于创新创造的高技术人才,也需要一批能把蓝图变成现实的能工巧匠。从这个层面上讲,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产改’。在一次省级领导干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研究班上,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这样总结他对“产改”工作和企业发展关系的理解。

 作为唯一入选全国产改项目试点的非公企业,红豆集团承担“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探索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项目的试点工作。2019年以来,红豆集团全面实施“四铸四有”工程,即以思想引领铸魂,确保产业工人政治有方向;以素质提升铸匠,确保产业工人事业有希望;以精致服务铸爱,确保产业工人生活有保障;以身心关爱铸家,确保产业工人情绪有释放。

 2019年,红豆衬衫车间正式引入红豆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智能化高级定制,从订单到生成到发货的时间缩短40%,生产效率提升20%。对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这个提议最初源于服装制版师郭军伟。身处一线的他在工作中意识到互联网时代电脑制版正慢慢发展为主流,将逐渐取代甚至超越手工制版时,向公司提出进行智能化改造。在红豆集团“人才双向培养”机制下,郭军伟从一名普通的衬衫制版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去年还评选为全国劳模。

 以“双培养”机制把产业工人培养成党员、以培训赋能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以示范引领激励产业工人创新创造等等一系列措施让郭军伟这样的一批产业工人实现成长、成才,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工人真的能闯出一条路吗?”在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现场,有同学向2020年度全国劳模、无锡微研公司加工中心班组副班长陈亮提问。陈亮则用他在一线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证明了新时代技术工人同样能够大有作为。

 探索产业工人的成才路径,正是无锡非公企业在“产改”实践中的重要抓手。“我们设定的‘产改’目标是通过强化技能培训,让普通操作工人向技术工人、成熟专业技术工人转变,成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无锡刘潭服装公司工会主席谢建慧介绍说。缝纫工李海燕就是通过技能培训被发掘出来的人才。此前,她在流水线上负责订口袋这一工序时,总会出现袋口宽窄不一的情况,参加缝纫工技能培训后,她主动向工艺部提出在流水线上安装一个袋口卷边器,以规范口袋尺寸。因为这项创新,她被企业提拔为服装工艺分析员。

 一个个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的案例在“产改”过程中不断涌现,一批“产改”卓有成效的企业被纳入试点。无锡把推进非公企业产改纳入“一盘棋”,为调动非公企业加入“产改”的积极性,无锡市、县区、街道逐级选取试点企业,将一些有“产改”意愿且有工作基础和特色亮点的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在先行试点的示范作用下,再影响更多非公企业加入“产改”队伍。截至去年年底,无锡市已在全市非公企业中选树培育国家级产改试点项目单位1家、省级试点单位6家、市级试点单位13家,区级培育试点单位84家,形成上下协同、多点联动、各具特色的无锡非公企业产改先锋矩阵。

 据统计,民营经济贡献了无锡70%的经济总量、80%的税收以及90%的就业机会,是无锡市经济发展的真正支柱。对无锡而言,非公企业是“产改”工作的主阵地。“非公企业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它是市场主体,我们工会作为‘产改’的牵头单位,应该做的是指导它改,而不是命令它改。”市总工会负责人说。

 在推进非公企业“产改”工作中,无锡突出“政治引领”强信念,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无锡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全市33家重点联系民营企业建立党建、工建、“产改”“六位一体”推进机制。聚焦“技能提升”搭平台,制定《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产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在职业培训上求实效、产教融合上求突破、校企合作上求深化。组织试点企业改革人事和劳动管理双轨制, 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畅通发展双通道 助推职工成长成才”的“产改”经验获评“长三角地区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优秀案例”。落实“维权关爱”有保障。深化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建设,建立非公企业家和企业工会“四互五共”沟通联系新机制,加大稳就业支持力度,2020年,市财政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5.25亿元,涉及职工138万人,市总工会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2.36亿,涉及缴费小微企业8.11万户,返还率99.65%。(无锡市总工会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