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2日,云龙区召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现场会暨工作推进会,会议分为现场观摩和座谈会两个部分,区领导,产改各成员单位、各街道、各试点企业分管领导参加会议,现场观摩了江苏升辉国际家居广场有限公司、江苏中瑞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江苏培栋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产改工作的特色做法以及取得的突出成绩。座谈会上印发了《2021年云龙产改项目化推进方案》,相关单位就下一步工作做了积极的交流探讨,大家充分认识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紧迫而任重,大家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奋斗、持续发力,一以贯之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建设“强富美高”新云龙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开展以来,云龙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区委常委会多次专题听取区产改工作情况汇报,对产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20 年8 月12日,区委建立了新时代云龙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定区人社局、区经发局、区科技局等12家单位为产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挂牌成立了区产改办公室。9月23日,云龙区召开全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暨工作推进会,出台《新时代云龙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行动方案》,印发《各街道办事处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清单》、《云龙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企业工作清单》,研究部署具体分工,详细分解任务,提出实施“云工建”“云工匠”“云工盾”“云工惠”四大行动共19条特色工作举措,绘就全区产改工作蓝图。10月29日,区产改办组织产改成员单位、试点单位赴新沂学习产改先进经验,对标差距不足,加快产改进程。11月20日,云龙区召开全区产改推进会暨专题研讨会,针对云龙产改工作如何推进、如何向基层延伸、如何抓出特色和成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产改推进会现场
“ 云工建”聚魂,为腾飞引路
深化党工共建工程。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机制,注重“党建+”引领作用,建立“1名党工指导员+1名社会化工作者+N家企业”网格化服务模式,推动优秀产业工人入党纳入党员总体发展规划,积极落实提高产业工人入党比例要求,2020年以来新发展15名一线产业工人为党员。工会组织、会员人数不断增加,现有工会组织252家,工会会员14400余人。
扎实推进“双创双提升”活动。在全区非公企业中开展“三创争两提升”活动,培育徐树亮、周长芝等劳模创新工作室6家,并纳入“双创双提升”活动,充分彰显党员、劳模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江苏华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入选“三创争两提升”党工建省级示范单位评比。在淮海控股集团宗申车辆厂各科室设立党员岗,车间设党员先锋岗,常态化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活动。
强化思想引领工作。坚持带领全区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工会工作和劳动模范等重要论述,推动新思想进企业、进班组,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认真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五进”活动,组织“劳模(工匠)沙龙”活动4期,开展“劳模精神进基层”活动5期,全区劳模(工匠)、职工参与达千余人次,激发了广大职工群众“致敬劳模、学习劳模”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进班组” 工程,把学习新思想的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生产一线,用新思想武装产业工人,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
举办建党100周年暨五一活动。2021年4月28日下午,在区重点工程项目工地举行了一场“致敬最美劳动者——云龙区总工会庆祝建党100周年暨五一活动”。活动中专门设置“产改赋能”篇章,专题片《产改赋能》展示了全区产改工作,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歌曲《产改赋能新云龙》,人在歌中,歌在画中,让现场的职工感受到区总工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引领,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坚实步履。专题活动释放出每一位产业工人的强大力量,凝聚起推动全面建设新发展理念的巨大能量,共同谱写新云龙建设美好篇章。
劳模精神进工地
劳模进车间
“ 云工匠 ”聚能,为腾飞添翼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劳模工作室”,充分利用劳模的引领作用,一线劳动模范梁冠群被评为江苏省第二批乡土人才“三带”能手;在家装行业,实行“以师带徒”培养计划,给新入职的职工委派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优良岗位操作技能的师傅,并签订“师带徒协议”,实施个性化指导,充分发挥优秀技术工人在职工培养中的传、帮、带作用,使新入职、技能水平低的人员能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实施技能培训工程。首先结合云龙实际,重视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深入调研失地农民的培训需求,结合企业用工和市场需要,对被征地农民进行订单式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区人社局共对被征地农民开展直播代购、面点、美容师、育婴师、茶艺师等就业技能培训223人次;组织“安然桃园”等多家企业参加直播带货创业培训,目前已经举办2期“SYB创业+直播带货”培训班,参加培训学员共计302名。大龙湖街道邀请徐州南星职业技术等培训学校对约60余名失地农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努力推动失地农民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
搭建技能竞赛平台。以技能人才岗位练兵为统领,努力搭建竞赛平台,以竞赛推动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在各行各业中,常态化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广泛宣传劳动竞赛的意义作用,要求广大产业工人积极参加准备,勤学苦练、积极参赛,宣传在大赛期间涌现出的优秀选手事迹,激励建筑行业职工学技术、钻业务、岗位成才的工作热情。区经发局组织企业一批职工参与“i创杯”大赛;区人社局组织开展“彭城工匠”系列职业技能大赛,率先在主城区首次举办徐州市生活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预选赛,经评选,337名选手通过美容师预选赛,104名选手通过育婴员预选赛。
选树工匠
技能大比武
“云工惠 ”聚效,为腾飞助力
突出阵地功能建设。把加强安康·爱心驿站、爱心母婴室、职工书屋等基层服务阵地建设工作,作为工会提升基层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在建设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在建设配置上强调实用、适用,在建设落实中体现细致服务,目前云龙区在全区建立了6家爱心母婴室,母婴室集母乳喂养、休息、女性健康知识和母乳喂养知识宣传等功能于一体,全市第一家地铁爱心母婴室在庆丰路站投入使用;为了给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憩的场所,云龙区已建成爱心·安康驿站21家,内部配备饮水机,微波炉,桌椅,图书等设施,第一家职工创新创业基地在云龙区电商科技产业园投入使用。进一步为产业工人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将关心关爱送到了产业工人心坎上。
打造普惠服务平台。实施“云工惠”会员普惠工程,架起了“商家”和“会员”之间的桥梁,通过“互联网+”平台服务项目及APP公众号的运用,打造网上普惠服务平台,让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工会会员可以购买到实惠的商品,而工会则起到风险把控作用;“云工惠”由“云商惠”、“云康惠”、“云帮惠”三个功能板块叠加,挖掘云龙区企业优势资源,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真正让会员得到实惠。目前平台现有100余家优质商家入驻,囊括了防疫卫生消杀、床上用品、家居装修、服饰、童书馆、应急救护培训、体育用品、烘焙等,依托平台,为提供云龙广大职工群众普惠服务。
充分提供政策支持。财政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参与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政策,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各类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把人才经费、职工培训列入本级预算,作为重点项目优先安排、足额保障,2020年,区本级预算安排就业培训专项资金120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培训等方面,为广大产业工人队伍的技能提升、就业培训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产改观摩
招聘会现场
“云工盾 ”聚心,为腾飞护航
精准帮扶帮困。健全困难职工动态管理机制,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计划。实施医疗救助计划,对患大病职工通过多渠道给予救助;深化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工会品牌工作,让困难职工得到更多实惠;开展“金秋助学”救助,发放助学金3.3万元,资助了10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端午节前期,开展“工会进万家”走访慰问活动,将工会温暖送至困难职工的心坎上。区人社部门对162名已实现就业的援助对象,开展人员回访,实施动态跟踪帮扶工作,对于新登记的197名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走访,对35名未就业的人员制定帮扶方案,因人施策。
扶持就业创业。开展“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网络招聘,300余家企业提供招聘岗位2500余个。人社局组织多场大型失地农民招聘活动,接待求职人员咨询30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500余人。通过加强技能培训、精准推荐岗位、加大政策扶持等方式,共帮扶1342名失地农民实现就业再就业。对创业资金短缺的人员进行重点帮扶,给创业人员提供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帮助解决资金不足难题,2020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申请笔数18笔,金额375万元;发放创业补贴14笔 (其中大学生创业补贴10笔),金额7万元。
落实维权帮扶。配备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推进企业集体协商提质增效,全区规模建会企业应约率达100%,集体合同备案率达100%,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协议工资、年薪制等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健全劳动争议调处机制,推动劳调平台向新兴产业延伸、预防化解向问题行业衍生。创新性地将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化”,自今年3月起,将劳动争议调解室“搬”到了云龙区法院,每周调解一次,目前已经调解了13起劳动争议案件,为6名职工争取到了十几万元补偿款,真正起到了职工“娘家人”的作用。
欠薪法律维权。区人社部门为根治欠薪问题,拓宽农民工维权渠道,启用徐州市工程建设领域欠薪维权二维码,在全区近100家在建项目工地维权告示牌进行张贴宣传,并派专人接案,回复处理,确保欠薪案件“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同时,通过“一顺二调三程序”的工作方法,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欠薪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检查用人单位182家,涉及农民工1.3158万人,责令24家建筑工地限期支付了农民工工资,为近608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约936万元。
强化安全生产。常态化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安全随手拍”活动,不断提高职工安全健康意识,增强安全应急处置和自我保护能力,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区应急管理局以提升企业本质安全为抓手,通过平台建起来、警示牌竖起来、提醒小喇叭响起来“三个起来”的严格落实,实现生产过程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四不伤害”目标,防范遏制事故发生。
2021年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年”,新阶段新任务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区总工会负责同志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改工作的重要要求部署,进一步担当履职,积极作为,团结引领广大产业工人为建功“十四五”、奋进新时代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 100 周年献礼。(云龙区产改办供稿,胥明虎、林红岭统筹)
为职工送温暖
安康·爱心驿站
“致最美劳动者”五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