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中核华兴职工代表队荣获焊工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两项团体奖,以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技术能手等14项职工个人奖项,充分展现了华兴公司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显著成效。
中核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作为省总工会产改试点培育单位,近年来围绕职工技能提升统筹制定《产业工人培养方案》,出台《产业工人岗位培训考核大纲》,按工种组织编制,教材内容覆盖本岗位应知应会的标准规范、管理规章制度、程序;基础理论知识、识图能力;岗位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常见事故及处置方法等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作业质量控制方法、常见质量通病及处理方法等质量基本知识;岗位四新技术、工法、良好实践、经验反馈等创新知识,详细解读岗位职责等,精细化打造核电建设工匠的“摇篮”。
鉴于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是建筑施工企业核心关键的三大工种,华兴公司开发制作了《三大工种技能操作视频教材》,精选案例、精细编排、图文配合,突出适用性、准确性、规范性,直接呈现本工种在施工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方法、工机具使用、手法等实际内容。这一技能操作视频教材不仅直观易懂,而且有利于职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反复观看,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分布在各地工地上的一线操作工都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熟练掌握统一规范的操作技能和方法。公司还采用“月度培训+日常实操+老带新”的培训方式,帮助新员工以最快速度进入岗位角色,尽快成为行家里手。
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他们还整合内部资源,开展内部技能等级分级认定,打通技能工人的上升通道。核电土建施工建造具有行业特殊性,国家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标准的内容与要求不完全适用于核电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这三大工种,华兴公司便参照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组织建立、审核、修订《内部技能分级题库》,组织推荐评委、建立评委库,并结合核电现场要求确定分级标准与方式,编制内部技能等级分级方案,强力推动人员筛选、退出、薪酬挂钩工作,打造适合核电建设的专业队伍。
据悉,去年中核华兴公司共完成1500余名产业工人技能分级认定工作,通过强化实操培训、内部技能分级、技能比武等方式优化班组人员配置,成熟技能人才达600人及以上,培育班组长达140人,培育工长30人。产业工人中,有1人获评全国劳动模范,4人获选中核建“青蓝工程”第一批高技能人才,2人获评建设公司级劳动模范”,3人获评“华兴工匠”,1人获评建设公司“安全好班长”,1人获评建设公司“优秀劳务工”,3人获评高级技师,3人获评技师,3人转型为技术员岗位。霞浦测量放线班荣获江苏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
经过培训的职工不仅能够精细化、规范化地做好本职工作,而且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下展开岗位创新发明。围绕智慧建造,推进“卡脖子”问题攻关,智慧核电MAG自动焊技术实现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标准化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助力高质量核电建造,全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50余项,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荣获国家级QC成果奖13项,省直辖市级QC成果奖88项,质量信得过班组奖3项。中核华兴承建的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弥勒圣坛项目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
(华兴 陈洪 王槐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