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立足我国国情,高度重视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了一系列战略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意义。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这是一项关涉政府、企业和职工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各方形成合力、协同推进,推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扎实落地、取得成效。
在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中,清江浦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新时代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产业工人思想引领、素质提升、服务保障等重点任务,完善党建、工建、产改一体推进长效机制,以“三聚三强”推动产改工作见实见效。清江浦区始终把党的政治引领与促进企业经营发展相统一,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法宝”,形成了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互促共赢格局。全区84家企业纳入省、市、区三级产改试点培育,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淮安交通汽运有限公司获得江苏省交通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一、加强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素养。
以“党建引领”为先导,推行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行“一岗挑双责”,把党组织领导机构和企业经营管理机构有机融合,天士力、正大清江、金象等多家非公企业党委委员均为公司管理高层。目前全区非公企业党组织194个,其中单独组建党组织186个,单独组建率达到95.9%。2022年上半年新增非公企业支部16个,组建率提升3.4%。以“党工共建”为依托,秉持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同步建设、党员初心与企业初心同步深化、党员活动与工会活动同步推进“三同步”理念,助力铸造企业核心文化理念,凝聚产业工人思想共识。推动党建与企业改革创新、人才培育、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将党组织议事制度嵌入到采购、计划、生产、销售全过程,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落实到职工队伍中,构建红色管理新模式。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党委将党建赋能企业发展,与工建、产改一体化推进,2021年公司实现销售额10.2亿元,上缴税金1.14亿元,实现了人均产值较2016年增长61.2%,效益增长7500万元。鼓励澳洋顺昌、麦德森等产改企业组建非建制党组织3个,成立“研发攻坚队”“劳模支部工作室”“车间党小组”等17个,不断激发党员创新活力,确保工人队伍改革取得实际成效。以强化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提升“红色氛围”,推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定期开展“党员共读专题日”活动,鼓励产业工人党员利用主题党日、“微党课”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党性修养。部分企业还引入积分奖励机制,推出“读好书、看天下”“学企史、明初心”等精品学习活动,引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政治素养。
二、助推人才集聚,强化先锋培育。
一是把握“党管人才”核心要求,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在人才引进上,结合重点企业创新需求,对接3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国家重点人才项目;开展省“双创计划”项目申报,共有省“双创团队”1个、省“双创人才”8人进入市预答辩,其中全职人才4人,为历年最高;申报并入选2个市“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获奖率100%。在人才培育上,入选省第六期“333工程”18人,做好市第三期“533英才工程”申报工作的指导协调、总体把关,截至目前已完成申报132人。二是做优企业党务工作者专职化专业化建设。对2021年认证的初级、中级、高级“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分别兑现2400元/年、4800元/年、7200元/年“红领津贴”,累计发放14.688万元,之后每年定期进行年检和认证。通过“校企合作”“专项培训”“技能竞赛”“强化激励”等形式,倾力为一线产业工人技能提升铺好路。与淮安开放大学、淮阴工学院等开展校企纵深合作,开展产业工人岗位基础技能专项培训学习,推动员工技能全面提升。以顺丰公司为例,自2016年起持续开展“顺丰送你上大学”学历提升活动,从2021年起优秀党员、年度优秀员工申请学历提升,公司给予900-1500元不等的学历补贴,特殊贡献员工参与学历提升,公司补贴全额学费,目前已有231名员工完成学历提升。另外鼓励企业充分发挥党员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搭建劳模领衔、职工参与的创新创业平台,大力提升一线职工技能素质。支持企业开展“企业年度优秀党员”“明星员工”“工匠之星”等评优评先活动,涌现出蔡金勇、朱勇、杨召英、王伟等一批荣获国家、省市表彰的先进企业党员模范典型。
三、聚焦激励保障,强化权益维护。
一是强化党内关爱。大力开展“推优入党”工作,向党组织推荐各级劳动模范、工匠人才、优秀职工为入党积极分子。2022年上半年发展产业工人党员36人,占年度新发展党员总人数的24.16%。另推进为新成立16家企业党组织发放“七个一”礼包,发放新建企业党组织扶持资金11.6万元。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建立产业工人困难党员库,在“七一”“春节”等重要节日做好做实走访慰问,切实将党组织的关怀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在货运司机、外卖配送员等新业态领域,针对性出台“惠‘骑’十条”“融e贷”“融十条”等有关党务素质提升、学历提升、医疗保障、技能培训、困难救助等制度,建立诉求直通机制和多方会办机制,开展技能培训、党性教育、关心关爱等活动49场。顺丰公司党委通过270名工会代表(清江浦区40名)和277名党员(清江浦13名),围绕“服务员工,助力企业”的宗旨,在信息传达、员工关怀、团队氛围、助力经营等方面传递公司的温暖。重点工作落地时主动收集员工诉求,根据《关于员工诉求反映解决的工作制度》对员工诉求联合办、马上办、创新办,当日回复,3个工作日内解决诉求,月均处理员工诉求50余起。截至2022年5月,推动解决员工共性诉求87件,覆盖员工1800余人。三是强化阵地保障。注重产改工人党组织阵地建设,大力推进党员教育中心、党员活动中心、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于一体的企业党建阵地建设,便于党员了解和学习党建文化,充分展示公司“党工共建、激活要素、凝聚力量、持续发展”的特色文化成果。推进劳模工作室和党代表工作室联建,天士力“初心堂”、交通汽运有限公司党群服务中心、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获得省市领导的好评。
当然,正在进行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与改革的顶层设计还有差距,与广大产业工人的期盼还存在距离。清江浦区将进一步压实企业在培养产业工人中的主体责任,激发职工自觉提高技术技能素质的内生动力,并充分发挥政府的投入、引导和激励作用。
清江浦区推进党建、工建、产改一体化工作的实践表明,非公企业全面推进产改工作,不仅是巩固基层党组织和加强企业党建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关键抓手。通过“党工共建”实现把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优势,充分调动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与产业工人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推动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向纵深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