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政工家园 > 人物故事

施卜丹:热情服务群众 绽放最美“警”色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网络与信息中心发布人:江向荣发布日期:2022-10-08 10:03浏览次数:

人物心声:人民警察为人民!

施卜丹是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的副大队长。户籍管理、文案制作、巡逻执勤、检查办案、走访群众、疫情防控……从警17年来,无论是在基层派出所当内勤从事窗口服务工作,还是调任治安大队成为一名分管社区工作的民警,到如今又兼做行业场所管理工作,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施卜丹对公安事业的那份执着,她坚持脚踏实地履行好每一个岗位职责,践行好当初入警入党时宣誓的“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当好内勤“大管家”,经手户籍档案20多万件无一差错。2004年,施卜丹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来到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新开派出所从事户籍内勤工作。户籍工作千头万绪,热情服务最为重要。对手续不全或电话咨询者,施卜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释;对老人或腿脚不便者,她利用双休日时间上门服务;对重复户口者,她多方联系、耐心沟通,让对方配合注销工作。上世纪50年代初,浙江宁波的杨某嫁给南通开发区小海街道的张某,张某去世后,杨某将11岁的女儿送给小海街道一“沙姓”人家,随后便带着儿子陈暮时(化名)返回宁波。近7年来,陈暮时在南通开发区小海、竹行等地的20多个自然村寻找姐姐,但因撤镇并村或拆迁等原因,没有找到任何线索。2015年,陈暮时向新开派出所求助,施卜丹接待了他,并认真翻阅了新开辖区内的200多条“沙姓”户籍档案,最后在开发区江海农场找到了陈暮时的姐姐,促成了姐弟50多年后的重新相聚。

马不停蹄四处奔波,每天行走1万余步检查全区外来人口。2017年,施卜丹调至分局治安大队基础中队任中队长。随着开发区经济发展,外来流动人口逐年增多,治安基础工作也更为繁杂。那段时间,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施卜丹总是与中队男警们一同下社区检查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情况,调研网格化推进,研究警务室建设。每天,她都与同事们马不停蹄地奔波在路上,走遍开发区的各个角落。不管是大街小巷、村居委会,还是拆迁安置小区、商品房小区,有外来人口的地方就有她的足迹,日行走量达1万余步,只为走访、检查、登记全区外来人口。一直以来,施卜丹所分管的治安基础工作在全市稳居第一方阵。

热心公益传递大爱,伸出援手资助贫困群众和边疆儿童。2013年南通市石榴籽爱心公社成立不久,施卜丹就加入其中。此后,只要公社有资助贫困孩子的公益活动,她总是第一个报名参与,并主动捐衣捐物捐款。虽然因为工作关系不能亲手把物资送到新疆,但是一想到孩子们有了御寒衣物便不会挨冻,自己的心里也就踏实了。从基层派出所到机关业务大队,施卜丹的热心肠是出了名的。2019年盛夏,高温闷热,施卜丹开车上班途中通过后视镜发现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上半身趴在路边绿化带里,立即调转车头去看看。此时的老人已歪倒在绿化带内,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有中暑迹象。施卜丹见状,便与热心路人合力将老人移至路边阴凉处休息,并打电话通知辖区派出所开展后续处置,帮助寻找其家人。后来,老人得到妥善安置,避免了生命危险的发生。

疫情面前一马当先,巾帼不让须眉。2022年2月15日凌晨,开发区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治安大队分管副大队长施卜丹第一时间驱车来到单位,和男民警们一起来到涉疫场所开展涉疫密切人员、场所的流调工作。在老小区进行上门流调需要爬楼梯,虽然凌晨气温很低,但几幢楼跑下来,她的护目镜上已满是雾气;深夜挨家挨户打电话问询情况,面对个别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她细致地给他们讲政策、解疑惑;她组织专业图侦人员回看涉疫场所的监控录像,确保每个密接人员的行踪轨迹不漏掉……就这样,施卜丹从凌晨两三点一直忙碌到天亮。后续几天,她和同事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一组组流调数据源源不断地汇总到区疫情指挥部门,为全区疫情的迅速有效控制奠定了基础。

通讯员 赵佳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