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聚焦 > 深化产改

用“芯”驱动创新

——记江苏华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兆杭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发布人:张书辰发布日期:2022-12-13 15:01浏览次数:

刘兆杭在整理实验数据。 通讯员 韩志明 摄



如果说芯片是半导体产业的“皇冠”,那么作为芯片核心材料的外延片就是“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在邳州,有这样一位90后小伙,通过6年的学习与研究,在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片行业开辟出自己的一方天地。他就是江苏华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兆杭。

刘兆杭所在的江苏华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外延片、光电器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通信行业、医疗、智能家居、航天航空等领域。

回到家乡邳州前,刘兆杭在苏州一家公司从事半导体产业研发工作。2016年,放假回家的他,发现邳州也建有半导体产业园。深思熟虑后,刘兆杭加入了江苏华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立志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

“我在苏州工作时做的也是激光产业,虽然待遇不错,但当我发现邳州也在布置半导体产业链时,身为一个邳州人,那种建设家乡的劲头油然而生,所以我毅然决定辞掉苏州的工作,回到邳州。”回忆起辞职回乡的经历,刘兆杭表示,把自己学到的东西用于家乡发展,是他努力的方向与梦想。

回乡之初,华兴激光的厂房还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中。刘兆杭来到公司后,被派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清华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深造学习。在北京学习的这段时间,深知机会来之不易,在导师的带领下,刘兆杭整天埋头在实验室,经常忙到凌晨,每次都是实验室里最后一个走,回到宿舍还要整理实验数据,准备第二天的实验计划。

通过一年的学习,刘兆杭对于半导体芯片工艺的制备原理、工艺流程以及配套的工艺参数都烂熟于心。

2017年,刘兆杭回到公司后开始负责公司生产部全息光栅工艺的工作。光栅组工艺作为半导体行业绝对的商业机密,无论哪一家公司都不会透露半点信息。刘兆杭凭借从中科院半导体所和清华大学进修的知识,从无到有搭建出一套全国为数不多的可以量产的全息曝光系统,填补了江苏没有可以量产的全息曝光系统的空白。回想当初的经历,刘兆杭对记者说:“万事开头难。刚搭建这个平台的时候非常辛苦,我和同事每天加班加点,经常工作到夜里十一二点,第二天一大早再过来继续干。”

搭建全息曝光系统的过程坎坷曲折,但刘兆杭从未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他坚信,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以及团队的努力,一定能让光栅从研发走上量产,而他也确实做到了。

“以前激光干涉全息光栅规模化量产处于研发阶段,产量很低,经过我们的攻关,掌握了其中的关键步骤。目前已实现应用,年产量能达到15000片。”刘兆杭高兴地说。

此外,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工艺条件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刘兆杭还对全息平台的稳定性进行反复优化,确保平台稳定性达到曝光成品率100%。

此项目打破光电子芯片领域国外垄断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石,也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2021年徐州市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

“刘兆杭经历了公司从无到有建立发展壮大的过程。在公司快速发展阶段,他对公司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是非常优秀的骨干,希望他能带领一线团队创造出更好的成绩。”公司副总经理杜石磊这样评价刘兆杭。

放眼全球,半导体产品竞争十分激烈,产品的更新迭代非常迅速,炽热的半导体市场时刻激励着研发人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刘兆杭带领的团队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他们用心育“芯”,助力邳州半导体产业发展迈上新征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