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权益保障 > 典型案例

让职工在创新中体现价值——常州强力先端见闻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权益保障部发布人:冯国连发布日期:2022-03-11 15:11浏览次数:

在常州强力先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企业员工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原来,搞技术创新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即使有创新,企业也是给点奖金意思一下。现在,可不一样啰,是实实在在论实效与企业分成的。

强力先端工会主席顾来富说,企业是以应用研究为导向,立足于产品自主研发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研发创新特别注重,员工是创新的主体。原来,通过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让更多人参与创新,在生产现场、安全环保、质量管理等方面解决各类疑难问题。虽说有奖励,但一直未形成专项激励政策,员工的积极性和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20184月,强力先端试点推行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推动公司运用法律制度形式,把职工的利益明明白白写在合同纸上。这正好与市总工会开展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试点不谋而合。同年712日,强力先端作为我市首批实施常州市职工(劳模)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3家单位之一,由企业工会主席与总经理分别代表职工和公司正式签署《常州强力先端有限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

  该专项集体合同中,强力先端明确了对员工技术创新的奖励机制,分别设立了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创新型五类奖项和奖励方式。其中,员工对现有产品生产工艺或工程改进带来的利润增长,奖励金额为改进后给企业带来增值净利润的5%,计算周期为1年;创新型奖励视同研发项目给予奖励,奖励金额和比例从产生利润起计算,连续5年内,分别提取利润的10%8%6%4%2%。据了解,当年9月,首批受益的立项项目有5个,按照专项集体合同比例共获得奖励分成为92319.17元;其中一个项目确定为创新型,涉及的技术创新人员将享受连续5年的受益。

  强力先端11车间技术人员姚磊是公司实施《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后的受益人之一。他说,树脂包装规格原来一直是200升铁桶,不仅包装困难,生产成本高,且客户使用后,把它当危废处理造成资源浪费。2019年,他们便提出了能否通过使用槽罐运输或吨桶循环使用,来降本增效课题,向公司申报了树脂产品包装材料节省项目,经过评审与技术改进,这一课题成功落地,为企业一次性节约成本18万余元。按照专项集体合同创新项目5%的提取规定,姚磊和他的技术团队如数拿到了9000多元。他欣奋地说:现在,大家已从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搞技术创新的热情非常高涨,全身心投入到小改造,大改善活动中。今年6月,姚磊和团队成员又在实施TM系列沉降项目,利用滤渣合并与下批次物料一起水解,10批次过滤一次的方案,将以往每天拆装过滤器变成10天拆一次,每批次固废可减少25公斤,废水可减少23公斤,接收率增加20千克/批,预计收益每年达16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向公司申报创新技术激励。

强力先端凭借自身的核心技术,已成为全球高端光刻胶材料领域的知名企业,近年已取得多项科技成果,累计申请国家专利199件,授权专利达48件,其中的新型超纯肟酯类高感度光引发剂通过了中国感光学会成果鉴定,打破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强力先端总经理张 深有感触地说:这完全得益于科技创新,给企业带来了发展后劲。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提高职工收入。这,好比是蛋糕和麻糕的关系,员工的技术创新是给企业多增加一块麻糕,不是分企业的蛋糕,是双赢之策。从强力先端发放奖励分成列表中可以看到,2018年度的8个项目,相关人员按规定提取了281541.01元;2019年度的12个项目,相关人员按规定提取了240362元。2020年度的9个项目,相关人员按规定提取了262196元。

强力先端仅是我市推进职工(劳模)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中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我市有108家企业推行试点。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全市推行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是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不仅探索了科学合理薪酬制度的分配表,且树立了以激励创新为导向的指挥棒,更是打通了技术职工职业发展的快车道,营造了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的新风尚。据悉,常州的这一做法被省总工会在全省进行了推广,还被写入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我市的相关事例被全国总工会编入《集体协商典型案例选编》一书,形成了产改的常州样本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