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聚焦 > 深化产改

无锡产改进行时 典型案例丨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搭建创新平台 引领职工发展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发布人:李莼洁发布日期:2022-08-09 09:56浏览次数:

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2 年5月,2016年10月由陕西西安搬迁至江苏无锡,是世界500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成员企业中铁一局旗下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为主业的专业子公司,是无锡市首家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央企。公司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测绘乙级资质;现有职工1305人,拥有各类专业设备1500余台套,自有盾构机49台,位居全国前列,企业总资产40余亿元,是一家集技术、装备、管理“三个密集型”于一身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引  言

目前,公司现有职工1305人,其中硕士32人,本科819人,专科286人,中专43人;专业技术人员890人,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125人,中级职称481人,初级职称275人;特级技师1人,高级技师57人,技师78人,高级工90人,中级工92人,一级建造师108人,一级造价师10人,注册安全工程师28人,注册会计师1人。公司通过强化“培训、竞赛、创新”,健全产业工人成长发展体系,最大限度促进产业工人赋能成长。

主要做法及成效

加强岗位培训,打造专业团队

统筹利用各类公司内外部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业务研修、新技能委外培训、学历提升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全面提升技能人才素质。利用“中铁一局网络学院”推送相关的技能或技术课程,为职工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强化订单班模式,坚持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订单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和定制培训,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探索薪酬改革,服务技能人才

第一,积极探索宽带薪酬的优势。宽带薪酬依据岗位工种的重要程度,体现出不同技能水平和业绩贡献在分配之间存在的差异程度,打通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消除技能人才依据职务单一发展途径,更好释放技能人才的潜能。第二,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职级序列等级由5级扩展到7级,让在岗在聘且业绩优秀的高级技师有进一步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在企业不同核心专业领域建立“首席技师”制度,为高技能人才进一步成长做好制度设计。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梯次合理、布局科学、多元评价、动态管理的操作技能晋级体系,突破操作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瓶颈。

搭建成长平台,释放职工潜能

第一,加强基层岗位练兵。把一些有潜力的技能人才,有目的地安排到重要工序或复杂技能岗位上进行历练,并进行跟踪考核,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才能,使其缩短成长周期,尽早挑起工作重担,独当一面;第二,实施定期轮岗锻炼。技能人才在业务价值链上下游岗位、同专业跨业务模块轮岗,通过轮岗增加技能人才对新工作的新鲜感,增强技能人才队伍的稳定性;第三,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岗位比武、岗位首席技师等)。一方面,引导技能人才参加相近、相关职业(工种)的技能鉴定,培养“一专多能”型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打破固有边界,贯通“技能—技术”、“技能—管理”“两横”发展通道。第四,引导高技能人才向企业内训师发展。优秀的内训师队伍将伴随企业发展成为推动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中坚力量,他们自身也将不断发展、最终历练成一支长盛不衰的优秀员工队伍。

举办技能竞赛,赋能职工成长

通过组织、参加盾构机技能竞赛、测量技能竞赛、电工技能竞赛等专业竞赛和大力开展年度、专项劳动竞赛,一方面给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交流平台,强化了培训,提高了职工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促进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激发了员工的创造能力、工作激情、竞争能力和荣誉感,通过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让职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参加国家、省部级、股份公司、集团公司等职业技术、技能竞赛获得表彰的”优先转录为合同制员工,通过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优秀劳务派遣员工能够及时优先转录。

劳模引领创新,促进企业发展

第一,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激发广大劳模和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公司“梁西军劳模创新工作室”于2015年成立,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循序推进”的原则,先后在西安、武汉、厦门、青岛、大连公司多个重点、难点项目推广设立创新工作室,针对项目技术攻关、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推广成熟经验,共同开展创新创效工作,解决项目生产难题,服务项目经营管理。第二,推动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QC质量小组等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发挥职工群众的集体智慧、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优化业务流程、节能减排集思广益,为增加企业效益出谋划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实践思考

虽然公司在提高职工素质和打通职业发展通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一些地方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教育方面,需强化文化引领,弘扬老一辈城轨人盾构精神、开拓精神,引导全体职工在传承中坚定理想和信念,坚守“诚信创新、勇争一流”和“品质至上、敬天爱人”的理念,助力生产和经营;

2. 员工关爱方面,需完善项目幸福之家建设,加强文体活动和心灵关爱,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打心底愿意为这个集体的稳步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把企业真正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

3. 培训方面,往精、往深、多元发展的道路上还有些差距,需加强系统、长效、专业性的培训;

4. 员工激励方面,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对于在各类竞赛、比武中表现优异的个人和集体,需往地方、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或更高层面推广和宣传,并提供资金奖励和支持。(无锡市产改办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