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大厅 > 产改试点 > 产改动态

江苏博敏电子:建设高素质工人队伍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 发布人:孙健 发布日期:2022-09-09 09:08

江苏博敏电子有限公司作为省产改试点单位,在实践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政治引领、人才育成、维权保障“三大体系”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加快适应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一、政治引领体系建设,实现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提升。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利用班前会、班组学习、微党课、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和媒介,开展个性化、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公司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开展了以座谈会、专题调研、朗诵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引领广大职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并向基层班组印发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汇编》、《党史应知应会知识汇编》等学习资料500余份,引导广大职工持续加强政治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企业民主管理。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公司民主政治建设。每年年初,公司定期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集中对公司年度经营工作报告、福利费使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费使用情况报告、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报告等专项报告进行集中研讨和审议,充分保障产业工人行使民主管理权力,广泛征集提案改善方案,进一步调动广大员工投身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产业工人参与公司治理有方法、有途径,有效促进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以实现新时代电子行业高质量战略、狠抓“三化一稳定、严进严出”为统领,创新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加大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提升产业工人队伍先进性,近年来,新培养工人党员5名。加大企业党建带工建工作力度,强化活动阵地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发挥车间、班组基层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产业工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三创争两提升”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增强产业工人党员荣誉感;组建博敏义工团,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增强产业工人党员信念感;组织开展产业工人先进党员、困难党员走访慰问,增强产业工人党员归属感。

二、人才育成体系建设,实现产业工人技能持续提升。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对标公司员工发展手册,持续完善人才育成体系,推进实施“3+5”(行政类、技术类、生产类;助理、初级、中级、高级、经理)员工发展通道,建立适应公司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发放三色(黄:学习期、蓝:合格期、绿:胜任期)上岗证,统筹策划多工序、多工种的技能提升培养活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优化技术工人结构,健全完善技术工人职业成长发展平台。深化TPM(全员生产维护)管理活动,将“通过提高管理和改善能力,重人才、重技术,增强企业的竞争体制”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不管何时何地,任何员工都能生产出相同产品”的目标,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推进名师创新工作室建设。展现公司知识产权“强意识”引领和要求,持续推进名师创新工作室建设,培养起一支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作为的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注重发挥工作室攻坚克难、技艺传承、人才孵化、交流学习作用,形成规范建立、工作指导、政策支持、任务申领、成果评价、活动考核、业绩奖惩等配套工作机制,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快速有效转化。公司自2014年试生产至今,已累计申请专利百余项,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共计41件。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盐城师范学院优势资源,设立产业学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开拓联合培养、定向培养新模式,完善公司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体系。探索推进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参与企业或院校工程项目攻关。探索校企人员互聘制度,推动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搭建学习交流互通的合作平台,开展现场教学和技术交流等实践活动,促进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

三、维权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产业工人共商共建共享。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深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培训教育,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化监督检查,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好事故隐患和职业病危害作业点整治。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加强产业工人安全教育培训。保障产业工人在职业健康、人才评选、评先评优、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权益,支持工会组织依法与企业就劳动安全、技能培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涉及产业工人合法权益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谋求员工福祉。秉承“以人为本、协作共享”的发展理念,让员工共建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努力满足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推进“一线有我、公司小家”专项活动,持续改善产业工人生产生活条件。依法依规谋好产业工人福利,加强文化场馆、职工书屋、职工健身房建设,丰富产业工人文体生活。持续开展“三送两节”活动,实施困难员工精准帮扶。开展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协议履行情况监督检查,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结合新时代产业工作队伍年龄结构及性格特征,充分运用“互联网+工会”、手机APP等新媒体平台,加强与技术工人网上互动交流,畅通技术工人诉求表达通道,积极回应关注,及时释疑解惑。利用公司KOA网站、总经理信箱,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职工新通道,提升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维权帮扶、公共服务水平,形成网上网下资源深度融合、线上线下互相联动格局,使工会工作更加贴近职工、更加具备时代性和吸引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