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聚焦 > 深化产改

凝聚新力量 服务新业态推进新就业形态产改工作提质增效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发布人:朱赤发布日期:2023-10-25 09:39浏览次数: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布局新一轮产改工作的关键之年。目前,我国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灵活就业人员有2亿多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成为产业工人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天宁区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要指示,以强化顶层设计、提升阵地建设、聚力多维赋能为重要抓手,不断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持续发力推进产改扩面提质增效,激发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干劲活力,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创造幸福,为推动天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抓好顶层设计,资源支撑融合有力

(一)锚定需求聚人心。围绕摸清实情、找准问题、寻求对策的工作思路,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三访三问”式调研工作,通过访“新”职工问变化、访“新”阵地问成效、访“新”愿望问需求,进一步了解新就业劳动者的新诉求、新期盼。开展“一线职工声音”工会服务需求问卷调查活动,重点摸排新就业群体人员结构、劳动时长、工作强度、权益维护等方面情况,全面了解新就业群体发展现状,做到精准问需、强化服务。按区域划分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微信沟通群,为新就业群体搭建信息传递“云”通道,第一时间听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心声,共同探讨做好新业态群体权益保障服务的方案举措。

(二)共商联动解难题。联合区委组织部等11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天宁区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党工共建、权益维护和融入基层治理工作共商联动机制的方案》,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职业多样、行业分散的实际情况,建立区委组织部(区“两新”工委)、区总工会、区相关部门、互联网(平台、电商、快递)企业及关联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等“五方”协调的共商工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项目共推、协同共管,开启全区新就业群体党工共建、权益维护和共治共享工作统筹协调的新局面。

(三)协同发力落实效。组织摸排共商机制成员单位职能职责,收集整理成员单位内部各项事关新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的制度政策,编制出面向新就业群体的“菜单式”服务手册,亮明机构名录、阐明服务明细、写明求助途径,促进“一部一责一策”向综合化立体化服务建构转变,形成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的协同合力,在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全链条”传递天宁温度。

二、抓好阵地建设,服务基础稳固有形

(一)阵地覆盖“广”。坚持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充分考虑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围绕商业综合体、办公写字楼、工业园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聚区域,逐一做好户外劳动者驿站的选址、设计、建设工作。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职工活动中心等阵地,在全区已建成25家户外劳动者驿站的基础上,计划今年新建6家驿站,逐步形成驿站服务矩阵。上线微信公众号站点查询及电子地图功能,让服务范围内的户外劳动者能够即时查看驿站服务时间、服务项目等信息,方便快速找到站点位置,就近享受驿站服务。

(二)场景打造“精”。持续推进户外劳动者驿站提升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驿站设施功能和服务品质。在户外劳动者驿站“六有”“五好”建设标准基础上,结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实际,以“一站一特色”的运营思路,精准定位驿站功能,精细打造驿站场景。针对外卖送餐骑手工作特点,打造天宁街道“爱骑驿”户外劳动者驿站,解决外卖骑手喝水难、充电难、休息难、办事难等问题;结合常州火车站南广场地理区位,打造“丽华快餐户外劳动者驿站”,为快递员、环卫工人、网约车司机等提供放松休息场所;聚焦货运司机生活需求,打造“普洛斯物流园户外劳动者驿站”,在常规驿站硬件配备上增设洗衣机、淋浴房、休息床位,为奔波在外的货车司机提供暖心港湾。

(三)服务意识“新”。以资源整合、协同联动的运营思路,高效撬动各方资源,打造阵地服务运行新模式。依托茶山街道职工活动中心新建劳动者驿站,内设职工书屋、舞蹈瑜伽房、器械健身区、活动沙龙等综合活动区,实现驿站与职工活动中心、社区工作站的功能整合,让户外劳动者们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借助天宁街道桃园路户外劳动者驿站等站点资源,与团区委、区妇联、社会组织等合力开办新就业群体子女爱心公益暑托班,涵盖青少年群体100余人;在普洛斯物流园区开展“常工暖新 新心向党”——“8+X”综合服务集市活动,为货车司机送去健康体检、能力提升、意外保险等专项服务。

三、抓好多维赋能,产改效能提升有质

(一)领“新”汇聚奋进共识。持续擦亮“天工·领”思想政治品牌,印发《关于全面打造“天工·领”——新时代天宁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品牌的实施意见》,将思政品牌与常规服务深度融合,做深做实新就业群体思政引领工作。围绕“党建带工建、党工同运营”指导思想,将“爱骑驿”户外劳动者驿站打造成为常州市首家龙城红色驿站,在驿站内成立龙城先锋骑士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以“党建领航”为首的“红橙黄紫绿”五大骑士平台,为新就业群体把牢奋进方向;以“大党建”理念打造万都户外劳动者驿站,整合各类工会资源,提供多元延伸服务,探索从“寻找”到“凝聚”再到“引领”的新就业群体服务新模式,将“天宁匠心课堂”思政微驿站、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纳入其中,把驿站建设成为新就业群体武装思想的引航灯;启动“红色青果电台”网络载体“青果随身听”,将新就业群体手中的手机打造成“理论学习口袋书”,邀请劳模工匠、党校老师、新就业群体代表走进电台,用“地方话”“百姓话”录制成新就业形态群体听得懂、能领会、受欢迎的宣讲内容,让工会“好声音”传播到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

(二)助“新”畅通成才通道。协同区人社部门在天宁吾悦户外劳动者驿站创建天宁区首个零工驿站,为驿站增设“家门口的就创加油站”功能,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障碍的就创服务。通过贴挂招聘海报、摆放宣传折页、架设展板等做法,让线下招聘流动起来,将岗位送到新就业群体身边;借助大数据平台从企业直接获取用工信息,切实解决用人单位和新业态求职者信息沟通不及时、不准确、不对称问题;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缺乏职业资质、技能培训等问题,引入“天宁匠心课堂”“龙城职工大讲堂”等就创指导课程,将各类职场干货送到户外劳动者身边,助力新就业群体提升综合能力,畅通新业态产业工人发展通道。

(三)促“新”融入城市发展。注重发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点多面广、流动探头、快速准时”的优势,引导新就业形态群体“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积极投身到道路交通安全、社区网格治理、安全生产监督等领域。鼓励新就业群体当好“理论宣讲员”,在800余个外卖车箱上张贴金句宣传海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到大街小巷;鼓励新就业群体当好“社区网格员”,聘请10余名工会骑手成为兼职网格员,畅通“两单一响应”工作机制,进行文明劝导、治安维护、矛盾调节等工作;鼓励新就业群体当好“安全监督员”,广泛开展“安全365 隐患随手拍”活动,以“随手拍+随手传”形式深入挖掘基层安全隐患,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群众监督作用;鼓励新就业群体当好“爱心志愿者”,在天宁吾悦户外劳动者驿站打造心愿互换区,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结合自身技能特长回馈社会,从“服务对象”变为“服务力量”,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