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聚焦 > 深化产改

无锡宜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职业技能提升,赋能新时代产业工人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发布人:贾永刚发布日期:2023-10-08 13:48浏览次数: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无锡市委、宜兴市委的决策部署,是市产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落实全市社保、就业、人才、劳动关系工作,负责推进人社系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


图片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宜兴人社局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聚焦产业工人赋能成长,紧贴产业需求,完善培养体系,营造良好环境,以实干实绩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1、拓宽职业通道,人才发展添“活力”。

一是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推广企业自主评价,“一对一”“手把手”指导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备案,同时加强对评价过程质量督导,引导企业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二是打通技能人才“横”向发展通道,以高技能人才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为重点,打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职业技能评价界限,拓宽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搭建两类人才成长“立交桥”。三是打通技能人才“纵”向晋升通道,2021年11月,省人社厅启动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工作,人社部门高效推进,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遴选,根据企业资质、荣誉及尖端技能人才储备等情况,选定亨鑫科技作为培养重点,经过多轮指导,亨鑫科技成为我市首家特级技师评聘试点企业。

2、加大政策激励,职业培训有“动力”。

深入实施为期三年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产业工人作为重点群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产业工人队伍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突出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导向,围绕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民生保障,更新我市职业培训补贴职业(工种)目录和高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其中紧缺型职业(工种)补贴上浮30%;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项目制等培训,国信协联成为了首批新型学徒制培训企业,通过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成功培养中级以上焊工、化工总控工53人,及时满足了企业发展需求;创新性开展岗前培训、以工代训,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精准联系2.8万家企业开展培训,采用在线申请、免申即享等方式提高资金拨付率,进一步提升企业组织培训积极性。

3、搭建竞赛平台,比学赶超拼“实力”。

自2019年起,进一步提高赛事频率,连续4年举办宜兴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每年组织职工参赛2000人以上。不断加强与行业、企业及从业人员沟通交流,逐步将电线电缆、汽车维修、电工、车工、钳工等职业工种纳入全市职业技能竞赛范围,提升了大赛影响力和行业参与度。顺应电商发展需要,联合商务局等部门,携手城建文旅、阿里巴巴集团共同举办2022年电商直播大赛,通过海选培训、精选培训、导师辅导的方式,累计直播437次、直播时长10.6万分钟、总观场94万人、总成交近72.9万元,开辟了技能人才发展新路子,灌南人社专程来宜考察学习。

4、强化示范引领,名师带徒增“合力”。

大力培养领军技能人才,通过挖掘、指导、重用,聚集了一批像刘中华、徐静等覆盖各行各业的领军技能人才,在技术创新、技能攻关、技艺交流和绝技绝活传承方面产生了辐射影响。支持骨干企业建设技能人才大师工作室,指导成立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4家,其中,远东集团作为我市龙头企业,先后成立4个无锡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导师带徒5000人次,培养了近100名能够独立研发的青年人才,产出各类发明专利103项,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浓厚的传帮带氛围。


图片

1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显著提升。近年来,通过政策加持、措施加码、行动加速,每年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以上。2020-2021年疫情防控期间,面对挑战、迎难而上,支持企业对产业工人开展入职前、中、后全链条式技能培训,2年内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近10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1.08亿元,覆盖全市1万多家企业,对稳就业、提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全市每年培养技能人才7000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现全市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28.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36.4%。发展了39家企业开展职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成功指导亨鑫科技入围省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并通过评审产生我市首位特级技师,为今后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加速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起到强劲的助推作用。

3领军技能人才培养实效突出。随着陶都英才、新时代宜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政策的实施,大批技能水平高超、工作业绩一流的领军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带动了整个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目前,我市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荣获中华技能大奖2人、全国技术能手5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江苏大工匠2人,江苏工匠8人,江苏省首席技师14人;无锡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8个、无锡市首席技师19人。2020年,我市首次开展宜兴市技能人才评选,累计评选宜兴市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宜兴市首席技师10人,发放奖励资金55万元。


图片

人才是第一资源。目前,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情况较好,产业工人技能占比在全省处于前列,但发展基础薄弱、数字领域人才缺乏等情况仍然存在,如何将队伍进一步建大建强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近年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一大批新职业应运而生,如何提升新就业形态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的问题也摆在面前。对此,建议如下,一是深入推进数字技能提升行动,优先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集成电路、物联网等重点领域培训,二是探索开发新经济模式和新就业培训项目,支持平台经济等新业态企业开展各类培训纳入补贴范围,提升新就业形态产业工人技能水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