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聚焦 > 深化产改

常熟市总工会多维度推动产改工作扩面提质增效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发布人:项扬发布日期:2023-12-08 09:30浏览次数:

近日,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启用仪式在常熟举行。苏州市副市长查颖冬,常熟市委副书记、市长秦猛等出席活动。据了解,实训中心总投资8000余万元,建有1.67万平米实训大楼,以及5.3万平方米的7栋宿舍等配套设施,可以容纳5000人同时开展培训。

实训中心正式运营后,将充分发挥市级公共实训平台的引育作用,瞄准常熟产业体系和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所需人才,聚焦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工业视觉、人工智能等符合产业需求的培训工种,通过“技术人才外包服务”“技术人才引进”“基础技工引流”“订单人才培养”四大模式,链接全国380+所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常年滚动培养8000至10000名各类技能人才,为常熟的规上企业、科创企业和新落户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供给服务,精准匹配企业用人需求,切实打通学校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常熟市总工会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认真落实省、苏州市产改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着重在思想引领、合力推进、深化服务、典型示范四个方面下功夫,全力推动产改工作扩面提质增效。

以思想路线引领产改

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深刻领悟和把握党的二十大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开展主题宣讲、集中学习、线上微党课等多种形式载体,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抓好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第一时间邀请十八大代表吴伟开展主题宣讲,在全市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的热潮。发挥“工人先锋”讲坛、“百名工会主席讲党课”“百师百课”等教育阵地和品牌作用,报送精品党课、优秀案例共计80余个。持续推进“双进”活动,全年共计组织劳模宣讲团进企业、入车间40余次,将党的理论“送学”到身边。依托“常熟工会”微信公众号开展“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有奖竞答,累计参与人数达3万人次,激发产业职工学习热情、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让理论学习“走新”更“入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选树100名劳模先进,围绕技术创新、乡村振兴等开展劳模志愿服务30余次,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

以合力推进助力产改

优化产改联席会议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市人社局、教育局、发改委、工商联等成员单位精心安排、有序推进,凝聚产改强大合力。市人社局围绕“354”产业集群所急需紧缺技能型人才,聚焦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人工智能等当前及今后发展趋势设置专业培训,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启用后每年为常熟重点企业提供项目制、新职业证书培训服务不低于6000人次,覆盖企业300家以上。市教育局在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化现代学徒制实践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优化区域职教资源,指导苏州市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以及定点实习企业建设;拓展常熟市9个现代化实训基地功能,全年实现职业技能培训30000人次。市科技局紧扣声学、新能源汽车、服装电商三大重点领域,打出人才培育、科技服务、技术转移、载体建设系列“组合拳”。提高企业公共服务能级,完成声学产教融合工程中心、氢能创新研究院、纺织检测中心项目建设,为企业解决产品研发及工艺难点34项,每年服务企业600多家,出具检测报告20000余份。建立产改“三员”机制,在常熟市级层面设产改指导员、在各板块设产改观察员、在产改重点企业设产改信息员,进一步推动产改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以服务职工夯实产改

采取普惠送暖、权益维护、技能培训等一系列举措,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依托“常工普惠·海棠铺子”线上服务平台,为工会会员提供文化、餐饮、购物等多方面的普惠服务。开展夏季“三送”活动,全市各级工会慰问职工约3.5万人,投入资金约260多万元,确保职工平安度夏。开展“安康杯”竞赛、安全隐患随手拍、安全生产演练等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增强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在全市推进“安康驿站”建设工作,完成新建站点7家,升级40家,投入资金近120万元,切实把“安康驿站”打造成关爱职工、服务职工的新阵地。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多维度促进职工素质提升。开展“虞工宜业”赋能行动,以“企业点单,送课上门”的模式,向企业送训20余次,惠及职工1000余人。承办首届长三角汽车产业技能邀请赛暨第八届奇瑞全球制造技能大赛,共25支代表队251名选手参加总装工艺、发动机工艺、焊装工艺等8个竞赛项目的角逐,为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助推汽车行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新突破、新成就。

以典型示范推进产改

注重培育选树一批取得显著成效的产改试点典型,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改经验做法。

深化产学研合作,常熟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设立了江苏省煤矿采掘机械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大省级科研平台。

优化人才培育,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面向新员工制定“盾构知识培训月”培养方案,坚持“师带徒”传统,指派技术经验丰富的老职工对新职工进行“一对一”培养。成立中交集团盾构职业考核站及中国交建管理学院盾构分院,完善6项职业(工种)国家职业资格认定资质,现已连续举办38期盾构关键岗位人员培训,累计培训盾构专业人才2300余人。

强化技术创新,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连续四年开展创新挑战活动,以优秀案例分享、技能挑战和新技术分享三种形式,累计评选出156个优秀创新项目,大大改善了公司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设施、工艺、工装等。围绕质量、成本、研发、生产制造等问题,以创新改善为目标,年均实施改善项目7000余项,每年成本节约和效益提升超2500万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