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孙景南:全国人大代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分厂电焊工
【履职故事】 2月17日,南京仍是春寒料峭,而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已是一派火热的场景,生产线上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弧光闪烁、火花四溅,一道细密齐整的鱼鳞纹焊缝完美呈现……孙景南正在进行车体焊接作业,并与同事们互相交流焊接技术。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比手中的焊枪要重得多。”孙景南说,作为一线产业工人,她一直非常关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曾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加强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后来相关建议在《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中有所体现,说明国家有关部门对人大代表的建议相当重视。”
过去5年履职过程中,孙景南还聚焦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关于将故意隐瞒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纳入刑法调整的建议》《关于对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给予相关政策支持的建议》等。“5年一共提了10多个建议。”她告诉记者,相关建议都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有的建议在全国两会期间就收到了相关部门的电话、短信,态度恳诚、作风务实、办理高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新就业形态”,指出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即将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孙景南初步准备了两个建议,分别是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和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目前尚缺乏制度保障。”孙景南建议,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相关保障制度,比如建立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动态数据库,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提高服务针对性;进一步加强平台企业用工管理、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等。她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把待遇提升与发展畅通、教育培养与技能评价、权益维护与环境营造有机结合,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
作为连任的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将持续关注一线产业工人的发展,把党和政府的决策及时传达到基层,也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建议都能给相关部门带去参考。“我希望广大产业工人在发展上有空间、事业能出彩,更好地传承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孙景南说,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种,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人人都可以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