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政工家园 > 人物故事

沈轩宏:扎根一线二十载 矢志勘探终不悔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网络与信息中心发布人:江向荣发布日期:2023-02-09 12:57浏览次数:


人物心声:办法总比困难多,遇到问题就解决。

哪里有巍巍山岭、层峦叠嶂,哪里就有他们盘问方向、锤叩大地的足迹;哪里有狂风暴雨、地灾频发,哪里就有他们巡查走访的身影;哪里有河流纵横交错、沼泽星罗棋布,哪里就有他们披荆斩棘、铺就一木一桩的行动……他们就是人跟着项目走、随叫随到的江苏地质人。日前,江苏省地质局“首届最美地质人”评选名单揭晓,江苏省水文地质海洋地质勘查院的沈轩宏喜获殊荣,这是他继省劳模、市劳模、省地矿局建功“十二五”标兵、局地质工匠、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后,获得的又一奖项。

上错“花轿”嫁对“郎”。看到斯斯文文、一副书生模样的沈轩宏,大家很难将他和地质工作联系起来。提起水文地质专业,他自己也打趣地说:“当时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比较心仪经济类的专业。阴差阳错分到了地质专业,一干就再也离不开。”大学毕业后,沈轩宏被分配到省水文海洋院,和老师傅一起去野外识岩性、测产状、辨构造、绘剖面。90年代初,他所使用的还是手摇式钻杆,经常一天劳作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但即便白天这样辛苦,他晚上回来还要抓紧时间整理野外工作的资料。如今,他的师傅早已退休,可师傅说过的“有付出才深爱,因为付出,才会更爱”的职业箴言,他始终铭记在心。多年来,无论是冬日冰冷刺骨的大连湾、夏日酷热难耐的港珠澳大桥,还是寸步难行的马来西亚沼泽,亦或是寸草不生的毛里塔尼亚沙漠,他都竭尽全力把项目做好,最大程度地满足甲方客户的合理需求。

实践中炼就“大拿”。坦桑尼亚输气管道项目,施工区要穿越27公里宽的海沟,勘察作业除了水文地质,还涉及到测量、物探及海洋水文调查等多个专业,难度空前。沈轩宏主动请缨,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那段时间,他每天仅睡两三小时,就为了有更多时间学习,尽快掌握测绘、物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紧接着,气候多变、地层复杂、海底障碍等不利因素被逐个克服,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Songas管线在深海的位置、管线经过区域的地层分布及性质、海洋水文及气象等情况也得以准确查明,沈轩宏和他带领的技术团队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得到快速成长。

铮铮铁汉亦柔情。2012年,坦桑尼亚码头项目进行到紧要关头,沈轩宏突然出现了间歇高热、身体控制不住地打摆子的状况,在当地被诊断为疟疾。为了不让组里成员担心,他硬是坚持白天到工地勘察,晚上再回去治疗。“身体难受的时候,会很想念家。对于儿女,我错过了他们太多的成长瞬间;对于妻子,我很少能陪伴在她的身边;对于父母,我没有尽到端茶倒水、病榻侍奉的孝道。选了我们这一行,注定要愧对家人。”铁骨铮铮的硬汉,在提及自己的家人时,几次沉默。

回首来路,沈轩宏说:“没有水文海洋院这个大家庭,就不会有我现在取得的成绩;没有领导的鼓励和支持,就不会有我今天的坚守;没有团队成员不计报酬、甘于奉献精神的鼓舞,就没有我二十年来扎根一线的决心。”

通讯员 石晓磊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