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聚焦 > 产改试点

厚植工匠文化 激发产改力量

发布日期:2023-03-23 10:36 浏览次数:

近年来,江苏沙河抽水蓄能发电公司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精神,着眼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全力打造有沙河特色的“工匠孵化工作室”,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双向奔赴壮大“工匠方阵”

作为江苏省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历经20多年,公司积累了大量管理和技改经验,汇聚了大量优秀的技术骨干。

技术骨干和青年员工在层层推荐、双向选择、自由结对的基础上,组建了安全、运行、机械、水工、电气一次、电气二次六个工匠孵化小组。2023年初,沙河公司举行了 “工匠孵化”启动仪式,授予11名技术骨干“工匠带头人”称号。同时,19名“工匠接班人”从公司主要领导手中接过量身定制的“匠心”成长记录册,满满的仪式感让他们深深感受到公司对技术人才的重视和对技术传承的期待,逐渐形成了“亦师亦友、双向奔赴、共同促进”的良好氛围。

培养计划推动“匠心协同”

“工匠带头人”发挥“头雁”效应,迅速进入角色,组织制定了《工匠孵化三年培养计划》和《工匠带头人、接班人年度评估标准》,旨在通过发挥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计划用3年时间(2023-2025年),通过定期培训、交流练兵、竞赛选拔等方式,把“工匠接班人”培养为“沙河小工匠”,打造技术攻关、技能传承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真正解决技术人才断层现象。

随着3月7日2号机扩大性A修号角吹响,各个工匠孵化小组的培训课程也同步启动。针对“工匠接班人”工作经验少、尚不熟悉机组检修流程的现状,公司实施“战”“训”结合模式。在保质保量完成检修任务的同时,将检修现场当作最好的实战课堂,成功开设悬式机组弹性盘车、热拔推力头等专题培训,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改为“沉浸式”教学,让理论知识“入脑”、业务技能“入手”,并通过随堂小测、课后抽问,给接班人压担子,让他们在任务中学知识、钻技术、增才干,着力打造雁阵齐飞的人才梯队。

多维度保障树立“匠人自信”

公司坚持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激励员工走技能成才之路。一是通过道德讲堂等多种途径积极传播吃苦耐劳的劳模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持续学习沙河“女汉子”“老黄牛”先进事迹的同时,继续挖掘更多先进典型,让“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成为青年员工追逐的新明星、新偶像,在全公司形成崇尚技能、尊重技能、成就技能的良好氛围。二是在完善现有行政管理职务晋升发展通道体系的同时,建立以技能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探索技术、职务“双通道”培养体系,选拔“主任工程师”,让技术骨干能够以他们的技术赢得尊重,提升在教育培训、职业通道、福利保障等方面的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三是加大经费投入,为工匠孵化工作提供专用培训场所,配备相关培训器材,提供培训资金。每年还将组织评选“工匠领军人”和“优秀接班人”各2名,颁发证书,给予奖励。

下一阶段,沙河发电公司将持续深化“工匠孵化”行动,聚焦“打通工匠成长晋级渠道”“激活工匠创新潜能”等方向,加快打造一批高质量工匠队伍。


(沙河电站 文艳彬)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