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
3月19日,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京举行,南京市重点工业企业南钢榜上有名。中国工业大奖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南钢的获奖标志着南京工业经济发展迈上新的水平。
再过不到一周的时间,今年一季度即将收官。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奋战首季“开门红”,以南钢为代表的南京市重点工业企业全力拼创新、拼市场、拼担当,努力为全市经济率先整体好转提供助力和支撑。
拼创新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坚强“脊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捧回“中国工业大奖”后的第二天,南钢即召开2023年创新大会,全面总结2022年创新工作,明确2023年创新工作思路和目标,并签订重大创新项目、技术合伙项目合同。
2022年,南钢除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外,还入选国家首批“数字领航”企业,成为钢铁行业数字品牌旗帜。南钢在世界钢铁企业技术竞争力排名中较2021年又提升2位,首次跻身世界前十行列。
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说,南钢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补强产业链,全力打造南钢协同创新生态,不断实现乘数增长。南钢将努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集团、世界头部企业的目标奋力攀登,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向创新要效益,3月15日,中国石化首个自主开发的大型石油化工罐区智能化安全保障一体化项目在扬子石化正式投用。该项目申请发明专利6—8件,申报软件著作权2项,并成功入选中国石化AI基础设施示范工程。
“罐区智能化安全保障一体化项目能够有效提高储罐的运行平稳性,相当于给储罐安装了一道保险,建立了一个安全屏障,使得储罐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扬子石化芳烃厂公用工程车间主任黄圣说。
近日,金陵石化5G工业无线网也正式建成投用,实现网络从接入管道向信息化服务功能平台的跨越,推动企业向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迈出重要一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将以科技赋能产业,以创新引领发展,为美好生活加油。
拼市场
创新引领发展,服务赢得市场。
3月初,梅钢制造部、梅钢市场创值中心接到一封“远道而来”的感谢信——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对梅钢酸洗产品团队高效完成紧急订单的生产和发运表示感谢。
感谢信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陕汽提前谋动、抢抓市场机遇,开局决胜、赢取万千订单”,急需800吨某型号高强大梁钢酸洗卷,梅钢团队的交付保障为他们“注入了强心剂、带来了压舱石”,这是“一段不同寻常的资源保障攻坚之路”,感谢“准确可靠的‘雪中送炭’”,此次交付保障案例“将成为汽车板产业链中产销研的典范”。
梅钢总经理助理兼制造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张正联说,以用户为中心是梅钢的经营理念。2023年以来,公司将“中后台”人员下沉到市场一线,聚合研发、制造、营销各板块力量,持续打造产销研“铁三角”工作文化,努力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坚持“跑赢”“闯赢”,目前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至精至诚,超越客户期望,南钢近期也连续获得重点工程项目订单,包括西堠门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国内最大球磨机等,并成功通过中车长江车辆厂的第二方审核,品牌实力进一步彰显,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钢表示,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相关用钢行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
拼担当
重点工业企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往往也是相关产业链条上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
3月16日下午,南京江北新区石化、碳一产业链党建联盟启动仪式在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举行,扬子石化公司等获得“链主”企业授牌。
“碳一”指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碳一产业对开发新能源和控制污染有重要意义。扬子石化等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用“党建链”凝聚发展合力,用“产业链”释放发展动能,打造一个辨识度高、影响力大、实效性好的党建联盟示范样板,让产业链党建联盟成为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3月22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重点科研项目——一氧化碳侧线试验装置,在扬子石化芳烃厂开车获得阶段性成功。此次阶段性开车成功,为后续打通合成气制烯烃反应流程、完成反应数据标定、研究工艺条件的影响、考察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收集催化剂再生试验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据介绍,当前低碳烯烃主要通过石脑油催化裂解制备得到,但我国石油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高,同时裂解工艺所需能耗高,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因此,根据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分布特点,开发从煤、天然气、生物质等资源出发,经由合成气转化制低碳烯烃的技术,意义重大。
延伸产业链、融入更大区域发展,中车浦镇也在“沿着轨道”不断向前。
3月1日上午10时,全国县域首条全城穿越的地铁线路、江苏首条与上海跨省无缝对接的轨道交通——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启动空载试运行。
11号线列车,浦镇造。列车车头以苏州园林为设计灵感,流线型的列车车身则颇具未来感,配上车身色带的精巧布局,结构硬朗,极具科技美感。11号线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示范工程,将对增强苏州、昆山中心城区的辐射能力,紧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主动对接上海、积极融入上海,推动沪苏同城化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示范意义。
3月15日,第十六届上海国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南京)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中车浦镇公司牵头中国中车9家一级子公司共同参加展会。
浦镇公司表示,将不断整合创新技术、智能互联互通,打造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和数字化智能化支撑下的全寿命周期服务,助力轨道交通实现经济高效、安全可靠、协同共享、绿色智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