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化既是高雅的,又是最接地气、最有烟火气的。”3月8日,在“玫瑰书香·阅读悦美”主题阅读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苏州市总工会邀请苏派作家领军人物范小青分享创作《家在古城》一书的心路历程,来自全市的50多位新就业形态女职工代表对此深有感触。
据统计,全市目前录入实名制数据库的女职工会员达155万余名,这其中有不少新就业形态女职工。作为全省产改工作的全面试点之一,苏州既有底蕴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的16字现代苏州精神。从城市生态到发展机遇、成长环境,从生活上的便利到社交上的善待,从文化慰藉到精神滋养,苏州市总工会聚焦新就业形态女职工群体“急难愁盼”,不断构建完善全周期服务保障体系,守护成长,成就梦想,擦亮“人到苏州必有为”的金字招牌。
多重保障为她们系牢“安全带”
当天的活动现场,苏州市总为2100多位新就业形态女职工送上互助互济保障,实现40岁以上新就业形态女职工会员全覆盖。来自中国邮政新区分公司浒关营投部的揽投员强雪妮就是受益人之一。
作为一名80后女揽投员,入职5年来,强雪妮是始终保持“零投诉、零差评”的模范员工,同时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主力,安全保障成了她重点关注的内容,“这几年各种保障越来越多了,心里也感觉越来越踏实。”
“职工互助互济保障”是由工会倡导组织,职工自愿参加的一种保费低廉、保障力度较大的保障活动。职工团体互助医疗保障计划和女职工团体互助医疗特种保障计划,会员每年分别缴纳30元、15元,最高均可获得保障金1.5万元。为了让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一重保障,苏州各级工会积极走访摸排快递、外卖、运输等行业,并就职工互助保障类别、参保流程、典型案例进行现场宣传,大力推进女职工入会参保。
有保障的工作,是职工最重要的底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流动性大、灵活性强,特别是女职工群体,还有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等更多权益维护,保障更加迫切。针对这一现状,苏州市总贯彻落实省总工会女职工特殊权益监督评估专项服务行动,向各企事业单位发放提示函;根据最新政策,及时修订更新《苏州市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参考文本)》,提升女职工专项集体协商质量,切实提高履约实效。
暖心服务为她们筑起“舒心岛”
今年是张向前从老家河南平顶山来苏州打工的第15个年头。1991年出生的张向前中专毕业后就来到苏州,自此与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州是一个第一眼就会让人爱上的城市。”作为顺丰快递相城区陆慕网点唯一的女快递员,张向前格外珍惜目前这份工作。疫情期间,为了按时送达客户订单,她一天也不敢歇着,“包裹都是吃的、用的,不送到怕耽误大家。”
入行6年,从被质疑“女的怎么可能干得了快递”,到成为苏州顺丰唯一获得“全能快递员”称号的女性,张向前说,除了不服输的性格,更因为有“永远可以相信苏州”的信念。而她的努力也收到了这座温暖城市的回馈——工会赠送的“防疫大礼包”、顾客每天的暖心提醒。
更重要的是,这几年张向前再也没有为手机没电、饭菜变凉这样的事烦恼过了。“一路都有驿站,不仅可以免费充电,还配了冰箱、微波炉、饮水机。以前累了就坐在路边休息,现在有落脚点不说,环境还这么好,派起件来都更有干劲了。”2018年就加入工会的张向前,苏工惠APP已经用得非常溜了,她时不时也参与一下工会的各种活动,抢到不少福利。
在启动仪式现场,192家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156家市级妈妈驿站示范点挂牌投入使用。为了精准服务女职工的各类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妈妈驿站示范点1200余家、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392家、达标职工亲子工作室21家。一个个服务阵地是工会组织为女职工们筑起的“安心岛”,为她们在工作之余的育儿、维权、个人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
提技赋能为她们撑起新梦想
自信的笑容、热情的谈吐,爱健身、爱旅行……90后女孩颜芳芳是一位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作的住家保姆。在2019年来到苏州之前,颜芳芳一直为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烦恼。如今,除了满意的薪资待遇,颜芳芳还有着丰富的休闲生活,她最喜欢的就是在古城街巷漫步,“苏州这么美,连公交站台都像景点,值得细细欣赏。”
作为一名理科生,颜芳芳当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苏州的一家家政服务公司投去了简历。没想到公司不但录取了她,还给她进行了细致的岗前技能培训,并帮她对接了第一份住家育儿保姆的工作。颜芳芳说,是这份工作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为了做好工作,在4年多的时间里,颜芳芳考取了育婴师、营养师等12个职业相关证书,如今又在进行学历提升。“所有的学习都能用在工作中,而且学习都有政府补贴,让我可以不断提升自己。”
在此次主题阅读活动现场,作家范小青创作《家在古城》心路历程的分享,让颜芳芳获益不浅。“好多地方都走过,但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故事,感觉与苏州的距离更近了。”颜芳芳说,回去后一定要把这本书看完,以后朋友来苏州,她这个新苏州人也能说出个一二来。
一座城市和人的最好关系,就是共同成长、互相成就。随着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不断出现,人的归属感、获得感,也是城市文明最直观的标志。近年来苏州市总在全市开展“一封微家书”“家有好书”女职工悦读节之微书评、“家规家训”小故事有奖征集,以及“读享奋斗时光——20:30点亮苏州”“发光吧,women的阅读家”等活动,既展现了苏州新时代女性的奋斗风采,又成为女职工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5年来全市还组织开展女职工线上线下赋能成长培训1082场,22.8万名女职工参加;开展优秀赋能成长师资进企业送教984场,受益女职工达12.3万人,成为女职工文化建设、素质提升中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钱茹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