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聚焦 > 深化产改

生命健康产业园区:抓实“产改”聚力赋能发展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发布人:朱赤发布日期:2023-04-13 10:07浏览次数:

生命健康产业园区(薛家镇)是常州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一核八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制剂、医疗影像设备等产业,拥有产业化项目24个,中小型加速企业27个。自2022年被列为常州市产改试点特色产业园区以来,坚持政治引领、政策引导、试点引路,建立梯度产改试点体系,全面推进产改工作。先后培育扬子江紫龙、千红制药、联影医疗科技、恒邦药业等省、市、区、镇四级产改试点企业,获2022年度市“产改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党建引领,筑牢产改发展根基

园区坚持党建、工建、产改一体化推进,千红“R-E-D”党建工作法、联影“一核心三优势”和“一融合双培养三引领”党建工作法、恒邦“党建带动产改工作”以及紫龙党支部切实发挥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为产改注入新动能。着力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把技术能手、青年专家、优秀产业工人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群体。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形成“一企一策一特色”,分步推进园区产改工作。打造“园区(薛家镇)总站+特色指导站+企业产改指导分站”三维矩阵,延伸产改服务“触角”。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产改工作咨询窗口,提供精准、便捷的产改服务。以劳模座谈会、道德讲堂、“薛家印象”“执念匠心”专题等作为有效载体,广泛宣传模范事迹、传承劳模工匠精神。

赋能成长,激发产改发展活力

依托“薛家—高校引才育才联盟”、产学研合作机制,举办“院长论坛”,营造和谐政企、园企、院企合作氛围。举办职工技能大赛,借助如紫龙药业的技术创新大赛、恒邦药业的“六小”活动,营造比学赶超、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为加强后备技能型人才培养持续注入新鲜血液。打造“一人一策”“雁阵计划”等培训体系为不同岗位增值赋能。发挥全国劳模、“江苏大工匠”张永洁引领作用,建立劳模创新联盟,通过面对面座谈、“云传技”,发挥工作室联盟辐射作用和培育功能,成为技能人才集聚与人才孵化的有效平台,累计培养高级技师15名、技师20名、工程师10名、高级工程师3名、双师型人才2名。

精准服务,提升产改发展质效

从“薛+”到“安+”人才公寓,再到“靓+”公寓房,园区通过装修改造和推广运营辖区闲置配套用房,着力从解决引进人才和外来员工的“安居”问题,升级到为人才“优居”提供服务。走进“安+”人才公寓,116套人才公寓可满足420名人才同时入住。1500平方米的公共服务区内,设有健身房、图书馆、无人超市等配套服务,可满足各类社群活动的需求。开设安全生产风险、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及防范、劳动争议等16场明星律师法律公益课,发挥人才公寓、园区政务服务直通车作用,真正实现服务企业、服务职工零距离。职工活动中心、户外劳动者驿站职工服务阵地广覆盖,让更多产业人才来到园区、留在园区。

下一步,生命健康产业园区(薛家镇)将持续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工作质量,引导产业工人创新谋发展、实干求突破,更好地发挥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充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