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协联成立于1986年,是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能源板块装机超百万千瓦,构建了供电、供热、供气、污泥处置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名列同行前列。公司生物科技板块年产柠檬酸及其盐类产品35万吨,在全球行业内,公司技术领先、规模前二,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红牛、宝洁、农夫山泉、娃哈哈等大型终端客户的主要供应商。公司连续多年对上贡献排在宜兴前列。
引 言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自2019年12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转变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开始形成,紧扣企业实际需求,以放权实现赋能,让企业选择更契合自身需求的评估模型、评估方法和评估技术、评估程序。进一步破除了职业技能培训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企业技能培训焕发新的活力。国信协联一贯倡导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人才战略为根本,高位推动、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高技能人才支撑。
主 要 做 法
1、机制先行,积极做好技能评价体系建设。出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及等级工管理规定》,规范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申报条件、破格认定条件,以及不同技能等级证书的权力与义务。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不仅和收入挂钩,还能在岗位晋级、职务晋升、高技能人才评聘上具有优先权。与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挥陈坚院士工作站、沈其荣院士团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载体作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组建技能人才评价专家库和考评员库,完成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试题整合。通过“应知+应会”、综合业绩评定+论文答辩、现场岗位训练+实训基地实操训练等方法,形成规范化技能等级认定流程,提升评价标准及质量的统一性。
2、培训助力,不断提升技能等级认定基础。不断健全 “师资体系”、“激励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努力搭建一条高技能产业工人的“孵化器”。(1)一方面,立足生产实际,在生产一线遴选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讲师,开发培训课件,建立知识题库,定期评选优秀课件和优秀讲师。聚焦讲师队伍能力建设,组织参加高级技师能力提升培训班,每季度组织一次授课经验交流会,组织观看相关培训视频等,通过“接地气”的讲师队伍,提升培训效果。另一方面,借助省内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机构,进一步加强培训师资力量。(2)以正向激励点燃产业工人的热情。不但对讲师有奖励,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奖励也有培训奖。坚持落实“积木式薪酬”体系,培训后取得等级证书人员可取得津贴奖励。每年用于激励技能培训的费用超500万元。(3)严格开展绩效考核,充分发挥技师学院以及部门的培训职能,在工作分配、落实监督、奖励奖惩方面行使管理职责。坚持高位推动,每季度召开培训工作总结会,开展总结汇报,分析得失、明确短板、及时纠偏。
3、结果导向,稳步扩大技能等级认定范围。在宜兴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按照从少到多,先易后难的原则,以技师学院和培训中心为核心,各部门明确培训专员,对照技能评价等级认定资质把各项工作分解到各部门,在综合考量现有师资力量、课件质量、生产需求与培训覆盖面等多方面因素筛选申报工种,公司先后取得6个工种,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取得资质后,对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各项国家标准,结合生产需求补充完善,与“卓越工匠研修班”、公司第七届高技能人才评聘等专项工作有机结合,高质量开展分层次技能培训,每年组织培训及考试,已经有300人成功取得不同等级的证书,实实在在的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吸引越来越多的员工主动参与。
主 要 成 效
1、评判标准更加科学。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不同等级的技术工人应该掌握的应知应会内容得到全面梳理,员工日常培训更加有章可循。立足生产一线,培训教材实用性强,工作中的案例和理论知识得到了有机结合,与生产实际高度契合。
2、学习氛围更加浓厚。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一线产业工人学习意愿进一步加强,学习氛围更加融洽,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薪酬改革更加深入。公司配套完善了等级认定的标准和绩效考核的要求,确保晋升人员都有真材实料。同时深化薪酬改革,针对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设立了不同的津贴,激发员工利用等级工考试逐级提升等级,从而提升技能水平的积极性。
实 践 思 考
通过科学的职业技能自主评价体系建设,人才活力得到释放,不同技能层次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逐渐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演变,公司创新驱动战略有望厚积薄发。下一步,国信协联将继续保持干劲、接续奋斗,全力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不断强化组织保障、完善认定流程、优化培训资源,打造具有协联特色的职业技能等级人才自主评价体系,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贡献坚实的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