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人报讯 6月7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期印发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进行解读。据介绍,《措施》从稳定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加强服务保障三方面提出14条具体举措,确保实现进出口稳中提质的目标任务。
江苏是开放大省、外贸大省,进出口规模连续20年居全国第二位。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周晓阳在会上表示,江苏将从大力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积极培育新动能新增量、持续深化贸易和产业融合等入手,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是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重要环节。《措施》提出,江苏将开展“百展万企拓市场”行动,统筹各级相关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2023年省级对115个境外重点展会展位费给予最高80%的补助,鼓励地方对企业出境参展的展品运输、人员商旅等费用予以支持。针对企业订单不足的问题,《措施》要求,充分发挥江苏驻海外经贸机构作用,帮助企业拓展采供对接渠道,争取境外知名展会优质资源。加强对企业出境参展、招商以及境外商务人员来苏采购、洽谈等出入境服务保障等。
《措施》兼顾抓大扶小,提出要强化重点外资企业服务,争取跨国公司总部高附加值订单,稳定外资产业链供应链;加大对大型成套设备企业承保支持力度,力争全年产业链承保规模超过400亿美元;为一类、二类出口企业办理正常出口退税平均时间保持在3个工作日以内;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提出支持企业利用江苏“市采通”平台合规高效拓展出口业务、优化出口信保承保和理赔条件、“苏贸贷”政策向中小微企业倾斜等举措。
《措施》着眼长远提出创新举措,支持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三样”出口,推动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增长点,优化外贸结构。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会,研究解决瓶颈问题,推广地方成功经验做法;继续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平台载体作用,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促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
在推动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方面,将引导外贸企业应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开展海外精准营销,探索跨境直播、社交电商、短视频、搜索引擎等营销新模式、新渠道。与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合作设立“江苏优品”线上专区,帮助企业提升网络营销能力。加快智慧口岸建设,推动口岸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数字化解决方案优质服务企业。组织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培训,发挥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示范作用,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和能力。支持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等绿色产品扩大出口,推动发展绿色贸易。
在强化国际物流服务保障方面,大力支持铁海联运、内支线河海联运、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等物流模式,提升集装箱远洋航线直达运输水平,强化与东亚、南亚及RCEP国家的近洋航线建设,打造“沿江沿海港口—上海”的“沪苏通”外贸支线品牌。完善中欧班列通道布局,推进企业专列、商品车专列、跨境电商专列开行,2023年新开辟班列线路2条以上,全年开行1800列以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中外航空公司复航增班,全年恢复、新开及加密国际货运航线3条以上。(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