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聚焦 > 深化产改

【劳模风采】用科技之光照亮带领企业腾飞——赵永彬 科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发布人:谢兆龙发布日期:2024-01-18 09:49浏览次数:

赵永彬,1976年9月出生,理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科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究院院长,主要承担研究院的管理、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落地。2005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2008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奖学金,担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曾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神华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及储能材料部门经理、山东海科化工集团下属三家子公司的研发总监兼副总经理及总经理、东旭光电产业集团副总裁兼石墨烯事业部总裁。2020年7月加入科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多年来一直从事新型炭材料(含石墨烯、炭纤维、活性炭、炭炭复合材料等)、功能性高分子、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及燃煤废弃物综合利用研发及产业化,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工业防腐、汽车轻量化、节能保温、新型材料等领域。2012年获批“北京市海外引进人才计划”,2013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全国14人,北京市唯一),2017年入选东营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21年入选宿迁市“千名领军人才集聚计划”领军人才及 “千名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22年入选宿迁市卓越工程师、江苏省第六期“333人才”重点行业领域人才及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2023年荣获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

自2020年7月任现职务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聚酯(含硅、阻燃、绿色、光学、聚酯回收等)、光学级离保、光学胶、聚酰亚胺、液晶高分子、聚乳酸及石墨烯相关产业化项目,完成多个项目实验平台及CNAS认证检测平台搭建、中试及产业化落地。此外,申请中国发明及国际PCT专利30余项,参与行业或团体标准3项,多次参加国内外会议并做大会报告。

主要技术成就、科技成果

1. 差异化聚酯项目:实现含硅聚酯母粒、阻燃聚酯等多个差异化聚酯项目产业化,“差异化聚酯项目5万吨产业化”项目荣获正中集团2021年度创新节三等奖,“低端羧基聚酯项目5万吨产业化”项目获得正中集团2022年度技术创新一等奖,年销售额达到3亿以上。

2. 化学再生聚酯项目:带领聚酯回收团队开发“瓶到瓶”、“膜到膜”及“纤维到纤维”的化学再生聚酯技术,打通废旧织物的除杂、脱色、提纯等关键核心工艺,完成6项中国发明专利、3项PCT国际专利及1项行业标准布局,完成千吨级连续生产工艺包开发,与产业链下游多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实现下游客户的验证并小批量供货,布局宿迁化工园区的产业化落地,“基于化学再生制备先进聚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23年度“创客中国”宿迁赛区一等奖、首届江苏省海外归国人才大赛优秀创业奖。

3. 精密涂布及胶水项目:带领精密涂布项目团队开发一系列新能源、光学及消费化学领域新产品,其中,“芯片用非硅非氟树脂及离型膜项目” 获得正中集团2023年度技术创新二等奖,实现下游客户销售突破。此外,光学级PSA及OCA胶水项目完成小试及中试开发,2023年8月在宿迁生态化工园区正式启动工厂建设,预计2024年12月正式投产运营。

4. 石墨烯散热项目:带领石墨烯项目团队完成石墨烯散热实验室平台建设,打通氧化石墨烯合成、涂布、碳化、石墨化等关键工艺,实现中试规模的产品技术开发,完成近10项中国发明专利及1项行业标准布局,通过下游客户的验证并提供小批量产品供货。其中,“5G用石墨烯散热薄膜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宿迁市2021年度高层次创新创业二等奖、2023年度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最具投资潜力奖”,并入选2022年度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

5. 电子级PI项目:带领PI项目团队自主开发电子级PI、MPI、CPI薄膜的技术和工艺,完成实验室小试样品制备,布局12项中国发明专利,完成中试平台规划及量产产线设计方案,为落户宿迁市生态化工园区奠定基础。此外,开发一种用于新能源领域的新型耐温阻燃PI浆料,打通全套的生产工艺和流程,通过下游客户的产品认证并实现小批量的供货。

6. 生物基聚酯及聚乳酸项目:带领生物基团队与苏州大学2021年建立联合研发中心,2022年获得省级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开发聚酯尼龙弹性体的新技术,申请1项中国发明专利并授权,实现实验室5L及50L级的产品制备,并通过下游客户的初步验证。此外,与复旦大学建立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医用级聚乳酸及共聚物技术开发,产品性能达到国外同等水平,联合复旦大学、下游心脏支架公司、医院等用户共同申请并获得2023年度国家工业及信息化部的医用材料“揭榜挂帅”项目,为实现医用级聚乳酸及共聚物的进口替代奠定基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