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心声:创新永无止境。
前不久,2023年江苏省企业“创新达人”评选结果揭晓,全省共有100名企业家、科研能手、技能工匠获评“创新达人”,其中10名成为2023年企业“创新达人”宣讲团成员,江苏苏豪蚕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苏工匠唐运成就是宣讲团成员之一。
作为江苏大工匠工作团队的核心骨干,唐运成以推动江苏蚕桑和丝绸贸易传承与发展为己任,不遗余力地研究推广家蚕新品种、培养蚕种科技人才,为振兴国家蚕桑乡村经济、促进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头保障。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24个省部级科研项目,荣获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并于2022年被确定为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开拓创新为先,擘画蚕桑新蓝图。2007年进入苏豪集团工作后,唐运成坚持“科技筑就蚕种梦、创新拓展蚕业路”的理念,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国际蚕业前沿新技术,发挥专业所长独创蚕品种选育绝技,培育出国内外独有家蚕新品种。其中,“苏超二号”是一对耐40度以上高温、抗脓病、茧型大、超级蚕丝的三眠茧蚕品种,开创了三眠茧品种作为常规优质品种推广应用的先河;“苏雄×荧晓”是一对能够在特定荧光下进行雌雄茧分开的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制种成本降低15%,可丰富丝绸产品的结构;“双胞胎蚕茧蚕品种”填补了国内批量化生产供应双胞胎蚕茧的空白;“苏豪×钟晔(抗)”是中国现行推广品种中“蚕茧单产、丝质、抗病”聚合一体最优的春秋兼用四眠蚕品种,其推广量占省内市场的比例超50%。这一系列创新品种的问世,对振兴蚕桑乡村经济和推动茧丝绸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助力作用。
匠心传承为本,矢志践行“传帮带”。面对蚕桑行业人才和技术紧缺造成的茧丝绸产业发展困境,作为蚕桑行业里的青年专家,唐运成大力推动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牵头与蚕桑科研院校开展合作,目前,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大工匠工作室等15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已落户公司蚕种生产基地。近10年来,蚕种公司发放苏豪新蚕品种超300万张,使得全国茧丝绸企业和蚕农累计增效超过10亿元,并将新蚕品种推广到埃塞俄比亚、老挝等国家饲养,在“一带一路”上传播中国蚕桑丝绸文化。头雁引领群雁起飞,唐运成主持编写了《苏豪家蚕新品种繁育与推广》技术操作手册,该手册在全国蚕桑生产一线的发放量达5000余份;每年组织蚕种生产单位开展两次技术研讨,定期开展蚕农养蚕技术培训,累计培训蚕农500人次以上、蚕种生产技术工人100人次以上;作为江苏科技大学的企业导师,与学校联合培养了60名本科毕业生,并担任企业内训师,以实境教学方式给青年员工讲授栽桑养蚕知识,助推“春蚕·初心”青年学习社获评省级优秀学习实践平台。
党建引领为魂,开创融合新局面。面对企业中心工作,唐运成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促增效;面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在与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基层党组织进行党建共建的同时,他组织开展“我为支部创品牌”献言献策活动,协助支部探索党组织建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集在产业链上、群众增收在产业链上的“三链”建设,精心打造“春蚕”支部品牌。一直以来,唐运成都以争当科技先锋为目标,以立足岗位刻苦攻关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蚕桑事业和苏豪集团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默默地辛勤耕耘,带动更多苏豪人共同奏响“党建强引领发展强”的铿锵之音。
通讯员 张茂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