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聚焦 > 深化产改

打好创新组合拳 赋能产改新篇章——国网常州供电公司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发布人:朱赤发布日期:2024-04-01 16:24浏览次数: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隶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经营、管理、建设常州地区电网,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电力保障。公司辖金坛、溧阳两个下属供电公司,营业区覆盖溧阳1个县级市和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等5个区,营业厅数量45个,服务客户293.45万户。

创新是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近年来,常州供电公司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通过强化阵地建设、完善创新机制、打造创新梯队,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主要做法

(一)深耕创新沃土,强化平台建设

一、深化双创联盟建设

积极落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打通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壁垒,组建横向责任到边的双创联盟。建立起由科技数字化部和工会分别主导的科技项目和职工技术创新项目,形成由财务部、物资部和人资部等部门在资金、采购和激励等方面协同配合的责任框架体系,推动公司双创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此外,公司在青龙双创支撑基地建成双创中心实体阵地,该中心先后获得“天宁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河海大学研究生工作站”授牌,形成区域示范效应。

二、发挥创新工作室效能

重点选树具备创新特质的时代典型评选各级劳模先进,及时为其创建创新工作室,制定工作室管理规定,开展工作室年度考评,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工作室表彰、晋级或降级、撤销,推动工作室良性运转。近年来,按照“集群化”创新园区的创建思路,在工区层面整合相近工作室,形成营销、配电等多个小型专业创新联盟,并融入培训、实训元素,实现工作室迭代升级

图片

三、转变创新合作模式

纵向牵头省公司系统营销服务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工作,横向融入市总工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活动,推动工作室创新活动向“跨区域、跨专业、跨单位”的合作模式转变。截止目前,公司携手联盟伙伴单位完成创新成果攻关1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累计为企业降损增效1亿多元。

(二)聚焦成果孵化,完善创新机制

一、统筹创新项目管理

双创联盟常态化开展创新项目征集,协调内外部专家对创新项目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发布创新项目榜单,并提供资金支持。采取“揭榜制”和“点将制+竞聘制”相结合的形式确定项目负责人以及攻关团队成员,并组织签订合约。在过程中定期开展督导,项目结束后由双创联盟牵头验收。

二、注重成果推广转化

依托产业单位和双创联盟建立“双路径”成果转化机制,对通过验收的创新项目按照“小快灵”的方式自主实施成果转化,并设立成果转化项目储备库。对于水平领先、具备规模化推广条件的成果,由双创中心核定是否具有市场前景和产业化基础,统一开展创新孵化培育、推介签约和转化应用。

图片

三、细化表扬激励措施

制定《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科技嘉奖实施办法》,实行“物质+精神”双激励措施,在物质激励方面,对于科技奖项、专利发明、科技论著、标准制定等成果,公司根据获奖级别及类别给予不同额度奖金;在精神激励方面,对于取得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优秀创新成果的主创人员,按获奖级别优先推荐为各级政府以及公司系统劳模先进候选人。

(三)集结优秀人才,打造创新梯队

一、注重青年人才选拔

通过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电力工匠塑造工程,选拔优秀创新人才,支持创新人才组建创新攻关团队,让创新人才有机会参与或牵头创新项目,并在人员调配、设备配置、技能培训、资金扶持等方面提供支撑,让更多创新人才能够崭露头角。

二、构建三类创新团队

按照“层次分明、责任清晰、横向联动、纵向支撑”的工作思路,公司以双创联盟为载体,按照创新管理职能、项目类别和团队承载能力组建三类“双创团队”。遴选公司专业领军人才组建25支“专家导师团队”,攻关公司重点、难点项目,并对双创联盟提供专业指导、督导评价等支撑。选拔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及部分优秀业务骨干组成14支“劳模骨干团队”,负责科技创新项目与职工创新项目定向攻关。挑选优秀青年人才组建27支“创客团队”,常态化开展创意征集活动,为各级创新活动提供项目来源和实践应用。

三、打通班组创新路径

将创新元素融入班组建设目标,鼓励班组员工按一定比例组建创客团队,按照生产现场发现问题、班组研讨孵化创意、创新工作室开展攻关,再回到班组进行成果应用的循环路径,打通现场、班组与工作室之间的创新回路,从生产一线推动班组创新工作。

主要成效

公司历年来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成果30余项,地市级优秀成果70余项,1项成果获中国专利金奖。2022年,公司一项成果获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成果分获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三等奖,4项成果分获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小设计、“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和中电联电力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3项成果包揽市“三个十大”奖,2项成果获市职工“五小”活动优秀项目。今年以来,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资金3683.5万元,完成专利授权73件,发明专利55件。

常州供电公司将持续耕耘职工创新工作,多管齐下、多路并进,让更多优秀人才、优秀成果脱颖而出,进一步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推动产改工作走深走实,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