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盱眙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盱眙龙虾产业形成了集科研、种养殖、加工、餐饮、电商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现有从业人员20余万人,龙虾养殖面积达91万亩,年产龙虾12.3万吨,龙虾调料1.5万吨。龙虾加工企业70余家、龙虾餐饮企业2000余家,年产值达202亿元。2023年盱眙龙虾品牌价值高达353.12亿元,连续8年蝉联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水产类第一名。近年来,我们围绕建组织、提技能、促发展,积极探索龙虾产业链产改工作,得到省、市总工会肯定。
一、建强“三个组织”,提振盱眙龙虾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一是建立党组织引领产业振兴。经盱眙县委批准,成立龙虾产业链党委,下辖“虾稻共生”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企业、三产服务业三种类型党支部,发展党员3200余名。党员专家挂靠龙虾产业链党委,担任特色产业发展顾问。党员骨干带头建立12个产业示范基地、26家项目研发平台、900多个直播带货窗口。二是建立协会牵头行业创新。盱眙龙虾协会负责龙虾产业规划、指导、协调和行业监督职能,集聚行业高端人才,全面开展龙虾产业科技创新,打造“盱眙龙虾”系列产业品牌和文化创意品牌。三是建立工会壮大产业工人队伍。成立盱眙龙虾产业工会,吸收小微企业和新业态群体加入工会。截至目前,龙虾产业链覆盖独立基层工会69家、工会联合会4家、联合工会12家。
二、实施“三大行动”,助力龙虾产业工人技能一体化提升。一是专业化培训行动,打造技能提升平台。江苏红胖胖集团公司等龙头企业发挥领军优势,采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形式建立盱眙龙虾创业学院。制定职业培训标准,建立全链条、全周期培训计划,覆盖龙虾养殖、烹饪技术、农产品电商新传媒、电商新零售技术等10余种类别。按照产业链上职工需求,实施菜单式、个性化、专业化教学,累计举办龙虾产业培训班240余期,受益人数达1.98万人。二是特色化比武行动,搭建技能竞赛擂台。累计举办18届“盱眙龙虾烹饪大赛”,一万多名厨师参赛,评选“中国盱眙龙虾烹饪大师”金奖180人、银奖 270人、铜奖360人。创出三十多种盱眙龙虾口味,全面打响盱眙龙虾知名度。县龙虾产业链党委联合技师学院,举办龙虾直播带货技能大赛,评选“金牌带货主播”21人。三是多元化成长行动,构筑人才展示舞台。开展“求学圆梦行动”,助力更多龙虾产业职工实现学历和能力双提升。实施千名“乡土人才”培育工程,305名龙虾养殖大户破“土”成才,成为“田秀才”和“土专家”。着力培养龙虾产业链高级人才、技术能手、优秀职工,百名领军人物落“地”生财。引进专家、院士、博士工作站、建设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建立科研创新平台。
三、融合“三项举措”,加速龙虾全产业链产改一体化推进。一是落实激励机制,夯实发展后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选树省劳模王朝文为代表的龙虾产业省市及以上劳模7人,於氏龙虾公司首席烹饪大师於新凯获评2020年度“盱眙工匠”称号,龙虾加工业代表人物红胖胖龙虾集团公司董事长芮锋获得2022年度“都梁产业先锋”称号。县财政每年出资设立800万元龙虾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龙虾集团每年出资200万元,用于扶持龙虾产业项目。制定龙虾产业二次创业方案,全面推动盱眙龙虾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实施协商前置,维护职工权益。按照“重在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协商前置”原则,行业工会、企业、职工代表开展三方协商,引导企业合理提高劳动报酬,鼓励中小微企业开展针对性二次协商。以“大协商促进小协商”和“以上带下、多方配合、按需求稳”方式推进龙虾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以等级定身价,以技能定薪水,制定和规范厨师工资标准,确保全行业职工工资增长幅度高于全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15%左右。三是释放内生动力,促进融合发展。通过虾稻共生产业园、龙虾超级加工厂、龙虾小镇、全球龙虾交易中心等渠道与平台,盱眙龙虾特色产业继续补链延链强链。实施一产创新、“二次创业”、三产融合,进一步推动龙虾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构建县委统筹、龙虾产业链党委落实、主管部门推进、国企协会参与的四方联动体系,实现龙虾养殖、餐饮、加工以及虾稻米产销、工厂化旅游等全产业链上水平、大发展,形成“一产遍地开花、二产锦上添花、三产火树银花”的生动局面,全面扩大产改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