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大厅 > 产改试点 > 产改动态

表彰!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 发布人:陶世昆 发布日期:2024-04-29 09:41

昨天,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55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88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034个。其中,我市环宇集团(南京)有限公司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石化集团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技能大师孙同根等7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京鸿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经营部等4个集体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

连日来,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走近部分获奖集体和个人,看他们获得全国表彰背后的奉献与担当。


01  深耕细作,练就独门“绝技”


昨天清晨,朝霞映照在金陵石化的管廊塔林间,孙同根跟往常一样换好工装,戴上报警仪和对讲机,前往装置现场,开始了新的一天工作。

自1985年高中毕业进入金陵石化工作后,孙同根对炼化装置情有独钟,每天到装置现场查看至少一遍成为多年不变的习惯。

孙同根获得过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由他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是金陵石化生产技术攻关的主力之一。

“炼化理论是我们‘吃饭的家伙’,要多学习多积累,多思考多钻研。”在孙同根办公室的书架上,一摞摞按年份标注、整齐摆放着的笔记本引人注目,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手绘流程图以及记录的反应参数、理论图解、检修日志和事故案例。

“装置和人一样,有脾气和个性,只有读得透摸得准,才能彼此磨合得好。温度、压力、流量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要更多地关注彼此间的关联性和合理性,从而推断装置运行情况。”常年和装置打交道,孙同根练就了十秒钟发现装置症结的“孙氏技法”,只要电话了解几个简单数据,便能帮助兄弟企业成功化解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工难题。

历经数十年磨砺,孙同根成为中国石化技能大师、首席技师,精通催化裂化、S 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工艺,提出催化主风机无扰动切换、开工分馏中段回流快速建立、S Zorb装置不卸剂停工消缺等并成功运用,以其名字命名的《S Zorb装置孙同根操作法》在全系统内推广,为我国油品质量升级和石化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干一行,钻一行。歇班后,南京扬子公交六合客运有限公司运营驾驶员张兵习惯利用休息时间研究车辆机务知识。他有一本台账,上面详细记录着车号、班别、时间、车辆维修情况等。车辆送修时,他经常在旁观察,询问车辆零部件耗损原因,琢磨车辆保养维护方法。通过学习和实践,张兵钻研出了一系列知识和节能技巧。比如,保持车速平稳,不要急、赶、抢,既能保证行车安全,还能采用惯性制动方式回收电能;当车辆途经红绿灯和路口时,通过提前预判和减速,避免不必要的刹车,也能省下不少电量。在全国第五届和第六届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中,张兵连续两次以精湛的驾驶技术斩获12米车辆驾驶比赛一等奖,被授予全国公交行业驾驶员“节能明星”称号。


02  术业专攻,走向更大舞台


一间间诊室内,患者或俯卧、或仰卧在床位上,推拿医生运起一双手,在患者头部、颈部、脊柱等疼痛部位施力推拿。这是紫君日前走进玄武区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推拿科看到的场景。

“你明天上午10点10分来。”在其中一间诊室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郭继臣刚给患者扎完针,又抓紧回复另一位患者发来的消息。“现在来推拿科看病的人多,预约时间都要精确到分。”他笑着说。

今年45岁的郭继臣是省非遗项目金陵中医推拿术的传承人,从事推拿已超过18年。2006年,他来到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职。彼时,推拿科仅有他1名医生,10平米左右的治疗室内也仅有两张床位。

郭继臣遇到的第一名患者是附近工作的员工。通过几次的推拿、针灸、正骨综合疗法治疗后,这名患者的颈椎疼痛问题得到了改善。在附近居民、员工交口相传之下,疗程短、见效快的金陵中医推拿术在附近“打响”了名气。

在同事眼中,郭继臣每天“早出晚归”。“有的患者来得比较早,我不能让他一直等着我啊。”郭继臣说,如今,他每天要为20多名患者进行诊疗。据中心门诊数据统计,自2016年起,推拿科每年接诊量已超过30000人次,并逐年递增。2017年,推拿科获评“南京市特色科室”,在2019年成功创建成为“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

以专业赢得市场。快速测温热电偶主要用于测量钢、铁水及其他高温熔融金属的温度,是一次性消耗式热电偶,所用的铂铑丝属于贵金属。南京钢铁集团盛达实业有限公司自动化仪表车间热电偶班每年都会组织全体员工进行理论培训、技术比武,激发全体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两年,自动化仪表车间热电偶班不断推动产品升级,成功开发出热电偶丝材分度号为“R”新型测温热电偶,拓展了新的业务;成功研制出“H”型快速测温热电偶并投入生产,产品成本大大降低,效益大幅度提高。据悉,该班组生产的产品拥有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不仅在国内30余个城市热销,还远销至东南亚及欧洲市场。


03  向“新”而行,厚植新质生产力


穿着白大褂,一手拿着试剂、一手拿着试管,滴入试剂,搅拌均匀、加热,观察不同试剂“邂逅”后产生的化学反应……沉醉在各种化学实验,与仪器、试剂“对话”,这是江苏四新科技应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监黄伟的工作日常。

2007年,黄伟进入四新科技成为一名材料化学技术员,并作为第一发明人发明的“一种消泡组合物”获得2022年度中国职工技术协会中国专利二等奖。

广泛应用于日化、水处理、石油开采与加工等行业的有机硅消泡剂,能解决泡沫过多对生产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碳排放。然而,由于受制备工艺、改性材料等技术瓶颈限制,有机硅活性物材料的制备长期被国际巨头公司垄断。从2010年起,时任课题组长的黄伟就带领团队开始研发。两年后,公司具备了有机硅活性物的自主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黄伟及团队还研发出一种消泡组合物,消抑泡性能、相容性都高于普通的消泡剂,而且绿色环保且具有节水效果。目前,公司以“一种消泡组合物”为核心活性物质生产的消泡剂,远销世界多地。

向“新”而行,向“高”攀登。爱尔集新能源(南京)有限公司电极生产副担当,自2017年起负责公司新能源电池关键组件——电极生产业务。凭借自主创新,工作组仅用半年时间就成功架设了LG集团最宽、最快的电极生产线,工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工作组8名党员参加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创造出“王氏”断带连接法,通过增设2条宽幅涂布线体使生产物量及型号翻倍增加,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制造成本。

以新时代工匠精神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环宇集团(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施工运维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绿色输变电企业,在业内是以技术为驱动力的“尖子生”, 公司建有智能化电力设计研究院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国家专利100多项,被工信部授予“智能电网生产研发基地”,产品远销欧洲、亚洲近10个国家。近年来,企业还“向绿而行”,积极推动低碳生产,致力于节能减排,推动了产业链优化升级。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