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大厅 > 产改试点 > 产改动态

首批“南京工匠”陶萍—— 蒙眼识假币,点钞快过机器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 发布人:陶世昆 发布日期:2024-05-08 15:18

一个手指,一指禅;两个手指,打算盘;三个手指,弹钢琴;四个手指,挠痒痒;五个手指,弹琵琶……“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在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营业管理部陶萍劳模创新工作室,首批“南京工匠”陶萍向记者展示了她的绝活——花式点钞、点钞识假技艺,分享了她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要坚持下来。”

陶萍劳模创新工作室就在她的办公室。进门的右手边是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台灯、点钞蜡、练功券以及不同版别的假钞。这些物品不仅可以闲来练手,还能为随时推门而来的学生指导指法。

在花式点钞界,陶萍早已是个名人。上述的花式点钞指法,她都不在话下,而业内人士一般只掌握一两种。

点钞最快得属五指弹琵琶。只见陶萍五个手指上下翻飞,左拨右划,像行云流水般演奏乐器,又似出神入化般展示武艺。而她的食指和中指好似一把精准的钳子,轻轻夹住钞票的一角,而拇指则稳稳地托住钞票的背面,确保在点钞过程中不会滑动或错位。

随着她的手指翻飞,一沓沓钞票在她手中如同被施了魔法般迅速减少,准确无误地完成了点钞任务。

当代的工匠,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比如,陶萍通过摸索编排了“五四三二一”和“一二三四三”的点钞方法,大大提高了点钞的速度。

除了点钞方法多,速度还快。此前,陶萍和点钞机PK过。同样数量的一沓钱,同一时间开始点钞。陶萍点完后又过了3秒,点钞机才点完。30秒内单指单张点钞数量可达190多张,多指多张接近400张。

如果说快速花式点钞是“入门功”的话,蒙眼点钞识假币则是陶萍“威震武林”的独门秘籍了。

陶萍用丝巾蒙上眼睛,让记者在一沓真钞中放上几张常人肉眼都难以辨别的假币。十多秒后,她仅仅靠指尖的触觉就快速准确将假币抽离出来,真是令人拍手叫绝。

在与钞票“共事”的37年里,陶萍早已对真币的特点了然于胸,“在我手指弹的一瞬间,我能感觉到钞票的真伪,完全靠手感。真币是棉麻组成的,大拇指和食指摩擦时,摸上去发涩。假币用的是一般的纸,摸上去平滑。”

可这个手感,却是陶萍用“走火入魔”般的训练积攒下来的,不点钞的时候,她的手指也会下意识地做着点钞动作。而且指纹磨平,指甲磨翻,也是陶萍多年练就点钞绝技的写照。

最打动记者的,是她拿出的一个粘着创可贴的小铅块。

30多年前,陶萍就是在五根手指上戴着这样的小铅块练功的。通过日复一日的负重训练,手指会更有力量。一旦摘下铅块,点起钞票来速度会快很多。“现在我们在训练刚进行员工时,都要求戴这个,这个叫负重训练。”她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拥有一手绝活的工匠,都有一段艰苦磨炼的历程。

如今陶萍已不再点钞,而是专门从事现金业务,如真假币鉴定、兑换残损人民币等。而且根据人民币纸张、油墨和印刷的特点,她还总结了头像发丝、国徽五星内图、对接印刷等三处造假分子无法仿制的识别点,使人一看便清、一模便知、一用就会,老百姓称为假币识别的“吉祥三宝”。

中国有句古语,“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陶萍从不把技艺看成私有,从不怕别人超越自己,也从不把独有的绝技当成待价而沽的资本。陶萍说:“一个合格的工匠,靠的不光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是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技术,以及做好传帮带工作。”

她最朴实的想法就是能用自己几十年的摸索和积累,让新人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她说:“我最愿意做的就是毫无保留去教给新进的员工,不管哪家银行,他们掌握了技能,就会在各自的岗位中当先锋,就会在岗位上为系统争荣誉,为国家做贡献。”

目前,在南京、在江苏甚至在全国的各专业银行界,陶萍的学生“桃李芬芳满天涯”,并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比如,她的学生陈增,刚来中国人民银行不久,连点钞都不会,她手把手教,经过一个月的集训,就获得江苏省第七届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服务知识与技能竞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