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由市人社局、团市委、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办的“百名青年HR与百名高校团干部”交流营暨“青春留常”供需对接会成功举办。副市长夏思军出席活动。企业青年HR、高校团干部、“青春留常”代表及学生代表280余名参加。
本次活动配套开展“送岗直通车”线上、线下招聘会,共有24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计算机等多个行业领域,吸引近5000名学生参加,近1000名学生现场与用人单位达成入职意向。线上直播荐岗观看互动人数达到2万人次,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优质企业来到直播间,共推荐189个岗位。招聘会现场还设置有政策解读、面试辅导、简历诊断等全方位就业服务,共服务近1000名大学生,诊断简历500余份。
活动现场,“百名青年HR与百名高校团干部”交流营全面开启,首批聘任30名企业代表作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设立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万邦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大学生就业见习实习指导站。
据了解,“百名青年HR与百名高校团干部”交流营活动启动以来,团市委动员13所在常高校125名二级学院团委负责人共同参与,共集结160家企业、179名青年HR。招募的企业包括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多种类别,其中新能源企业50家,达三分之一;约三分之一的企业员工数量超1000人,中天钢铁、理想汽车、AAC瑞声科技、比亚迪汽车等大规模企业均位列其中;预计每年可提供超2000个就业实习岗位,解决3500人以上就业。
近年来,团市委一直将青年就业作为重点工作项目,连续多年出台举措助力“青春留常”,自1.0“青春常在”青年学子集聚计划、2.0“百校千企万岗”送岗直通车、3.0就业旅行之后,今年团市委以搭建企业高校双向对接桥梁、促进高校学子实习、实践、就业为出发点,推出助力“青春留常”举措4.0:成立“百名青年HR与百名高校团干部”交流营,发布“团聚新能”八大行动,在城市体验、送岗荐岗、实习见习、就业帮扶等方面开通“青春直通车”。
开展“万名学子看常州”,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8所市外高校共计500余名青年学子来常交流研学,市内高校与结对辖市(区)常态化组织3000余人次参加“城市体验营”活动。
举办“送岗直通车”系列活动,联合各高校在毕业季广泛开展荐岗活动5场。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计划,重点帮助200名低收入家庭大学生、100名离校未就业大学生顺利就业。
苏周媛,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
高校团组织一直在探索怎么利用团组织覆盖面广以及一直以来联系学生、服务学生的优势开展青年学生促就业行动,这次青年HR和高校团干部交流营为我们搭建了新的平台,我们将以基层团组织“团聚新能”行动助力“青春留常”,立足常州新能源产业优势和发展需求,依托学校牵头建设的国家级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将共青团就业促进行动嵌入人才链、产业链,助力青年学生就业创业。
顾恩鹏,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校园招聘主管:
“百名青年HR与百名高校团干部”交流营从一个全新的维度让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深入联系,不仅在青年HR同行可以通过沟通来相互借鉴企业招聘模式,同时有助于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精准对接学校学生诉求,这是一个三方共同促进的过程。通过这种创新模式,大学生可以提前了解企业招聘需求,有助于他们更快适应岗位,提升能力本领,同时对企业来说,有助于保持岗位稳定性,减少企业招聘用工成本,促进企业平稳发展。
马艳东,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铸造分公司副总经理:
毕业后,我选择留在常州,从基层一线工人做起,并请缨到铸造清理车间任职,主动参与铸件的设计。2019年,我与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恒立学院”产教联合体,并参与“恒立订单班”和“恒立学院”的教学工作,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100名、基层班长12名、车间主管18名、部门经理1名,专业技术授课300余课时。多年的经历,让我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对青年的友好,对人才的向往。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学习和我一起相约奋进常州、创新常州!
张广意,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学生:
常州是“新能源之都”也是一座青年之城、未来之城。常州光明的城市发展前景、优渥的青年人才政策一直吸引着我!在考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之后,我逐渐爱上这座城市。临近毕业季,在学校班主任、辅导员、青年HR的帮助下,我有了一份在企业实习的工作,不久前我还顺利转正了!常州有逛不完的好风景,我想接下来我有更多时间可以深入感受下常州的魅力!
NEXT
下一步,团市委将继续围绕服务常州人才发展战略大局,以“百名青年HR与百名高校团干部”交流营为中心点,为常州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贡献共青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