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聚焦 > 深化产改

让更多人“好就业、就好业”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发布人:张书辰发布日期:2024-06-25 14:59浏览次数:

『梦想+』创业训练营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又是一年毕业季。为了让高校毕业生走稳走好从毕业到就业的“关键一步”,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厚植为民情怀,扎实办好民生实事,通过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持续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完善就业帮扶体系等一系列扎实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

挖潜开源扩就业

夯实岗位供给“基本盘”

“青年人要成长成才,就要不怕苦、不畏难,在自找苦吃中经风雨、见世面,把肯吃苦、敢吃苦当作成就更好人生的选择。”在前不久的2024年江苏省“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巡回宣讲会江苏师范大学专场活动中,裘宗用质朴的话语号召当代大学生们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成就一番事业。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裘宗,2013年选择参加“三支一扶”招募计划扎根基层。

在邳州市官湖镇,裘宗先后担任过党政办主任、安监办主任、综合执法局局长、园区副主任、副镇长,从事过园区建设、项目服务等工作。

像裘宗一样扎根基层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我市共有735名,他们在广阔天地挥洒青春,用专业知识建设基层。眼下,新一年度的“三支一扶”招募活动已经启动,今年计划招募50名高校毕业生赴农村基层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帮扶乡村振兴等项目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锻炼成长的同时,也大力推动着基层经济社会的发展。

将时间拨回至4月20日,“彭”聚英才·“城”就未来2024年徐州市春季招才引智活动暨人才政策推介会举行,人才政策再升级,近悦远来聚英才。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常态化开展校园专场招聘会。以驻徐院校为中心,先后走进淮海经济区部分城市、南京、武汉、太原等地高校,开展线下校园招聘会41场,参会单位1140家次,人才需求总量2.5万人次。引才系列活动的报名人数众多,汇聚众多单位、提供多样的岗位选择,为高校毕业生打通了就业“阳关道”。

就业见习是高校毕业生走向职场过渡的重要平台。为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我市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及青年就业见习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千人万企”人社专员行动等,宣传和推介就业见习政策。将优质企事业单位纳入见习范围,提供见习岗位。截至目前,全市拥有省、市、县(市、区)级就业见习基地600余家,开发见习岗位1万余个,招收见习人员近2720人。

在既精准又密集的政策措施支持下,一个个高校毕业生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岗位。市人社局坚持问需于民,完善惠民政策,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关切和期盼。

广拓渠道搭平台

激发创新创业“新”动力

潮时代,创未来!当前,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徐州顺势而为,用一系列暖心举措,充分激发高校毕业生群体创业创新热情。

“我的创业之路一直都离不开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作为徐州工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三年级的学生,戚成才既是一名怀揣梦想的学子,同时也是“菁农云集”项目的创始人。

一直以来,戚成才都有一个创业的梦想,期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打造一款别具特色的农产品,并实现精准助农。然而,在创业的起步阶段,他和团队却遇到了诸多挑战和困难。

2023年,戚成才获得了参加由市人社局主办的第二届“青创未来”徐州市大学生“梦想+”创业训练营的机会,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最前沿的创业实践理论和宝贵的创业资源,结交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创业朋友,他创办的企业也因此走上正轨。

为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创业成功率,截至目前,我市已举办三届大学生“梦想+”创业训练营,帮助青年创业者掌握创业技能、获取创业经验和机会,建立系统的创业思维。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梦想+”创业训练营活动中,来自13所驻徐院校的100余名大学生创业者接受培训,经过两个阶段的项目培育和精准筛选,共11个项目成功落地孵化,其中5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

“太感谢人社部门了,不仅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地,还让我们享受全方位的孵化服务。”刚刚入驻创业园的大学生刘海川表示,这一暖心举措,解了创业者的燃眉之急。

为进一步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发展,持续推进国家级园区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优秀项目招引,全新的《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将于今年7月1日施行,放宽了入园标准、延长了孵化期限,入驻标准由新成立2年变为3年,孵化期由3年变为4年。今年1—5月份,新增入园孵化项目27个;以市大学生创业园作为示范引领,全市已建立特色突出、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强的创业孵化基地161家。聚焦专精特新、双创人才等优秀企业,筛选61个项目作为大赛储备项目,建立长效链接;针对513个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开展回访,提供人社政策扶持及专业导师指导。

学生的能力特长、性格特点不同,如何把握时代脉搏确定自己的创业方向?早在毕业季来临之前,市人社局便强化个性化指导服务,深入基地、高校、企业开展“创响彭城”创业导师团基层行活动,切实帮助学生提升求职本领,克服本领“恐慌”。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政策宣讲、创业问诊、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超100场次,惠及约3000余人次,持续扩大“创响彭城”品牌效应。

坚持全过程服务保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全力支持和服务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创业,在一系列暖心举措的加持下,今年1—5月份,我市支持成功自主创业9158人;支持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创业1728人;成功自主创业带动稳定就业25020人。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持续拓展就业空间,完善服务保障,加强创业带动就业,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好”就业就“好”业。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