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宿迁市创新实施“技能社会”创建行动,围绕“615”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技能人才搭台赋能,推进人人持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上半年,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66万人,其中高级工2814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917人。
一是开发高品质资源,解决培训育才难点。开展“云端培训”,依托“江苏工匠课堂”,全面参与线上课程资源开发,充分运用线上培训资源,打造线上与线下、远程与现场紧密结合的数字化技能培训格局,全市已开发纺丝工、缝纫工等数字培训课程,8家培训机构线上开班,培训1000余人次。实施“云眸工程”,全市已有17家培评机构安装使用,形成“开班申请、组织实施、督查抽查、考核评价、资料核查、资金核拨”全流程信息化管控、规范化管理。
二是探索高标准评聘,打通技能晋升堵点。积极落实国家“新八级工”制度,细化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标准要求,严格筛选评聘对象,灵活选择业绩评审和直接评定两种评聘形式,上半年全市已在洋河酒厂、双沟酒厂认定特级技师6人,洋河酒厂首席技师评聘方案已通过省级审核。拓展企业职业技能等级直接认定试点范围,指导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国望高科纤维(宿迁)有限公司制定直接认定试点方案。
三是举办高水平竞赛,打造人才选拔亮点。高规格承办第七届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该市选派的53名选手在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等项目上斩获6金4银7铜,取得历史性突破。深入实施“三百”技能竞赛,组织宿迁市首届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农用无人机操控员”等职业技能竞赛51场,选拔各类人才5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