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大厅 > 产改试点 > 产改动态

构建“333”工作体系 探索产业链产改新路径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 发布人:张鹏 发布日期:2024-08-07 15:55

淮安市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探索实践产业链产改“333”工作体系,推动产改提质增效。

一、实施三项举措,勾画产业链产改“设计图”。联合市委组织部、工信、教育、人社等部门成立推进产改工作专班,系统谋划推进;将产业链产改纳入淮安产业发展规划、党建工作大局,在全省首家出台产业链产改工作规范;坚持打造品牌,培育了“涟水绿色食品产业链产改”“洪泽纺织产业链产改”“盱眙龙虾产业链产改”等一批亮点特色工作。

二、突出三个重点,构建产业链产改“新格局”。将组织“嵌”在链上,市、县(区)两级共成立产业链党委24个、产业链工会联合会8个、产业链产改指导站8个;将人才“育”在链上,构建“1+10+N”技能培训体系,建立9家工匠学院,重点产业链累计开展职工技能培训50余万人次;将关爱“融”在链上,出台《关于做好城市困难职工多层次常态化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各类政策16条,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三、注重三类保障,绘好产业链产改“工笔画”。建立协调会商、联系帮办、活动轮值、考核评估“四项制度”,提升产业链产改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建立党务工作者、工会干部、产改指导员“三支队伍”,确保重点链条专人跟进、龙头企业专人指导;建立企业需求清单、产改任务、部门资源“三项清单”,会办解决链上企业用工招工、专业人才培养等难题36件。

2023年省产改办对淮安产改工作的督查中,淮安市产改工作总体评价为“好”。产业链产改等经验做法受到省总工会领导高度肯定,被《工人日报》《江苏工人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