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的劳资纠纷案件数为零,今年的全员离职率为零。”8月15日,在电装(常州)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MCF”),公司事务统括本部本部长张沁芳自豪地告诉记者。
DMCF成立于2007年,是世界500强企业日本电装株式会社在常州独资设立的子公司,主要生产重型柴油发动机的共轨燃料高压喷射系统,近5年来连续获得常州市四星、五星企业、纳税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这家日资企业成立了“工会”,事事以协商为主,“工会”从中穿针引线,职工合法权利得到有力维护,一线员工善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精气神十足。 拥有员工500余人的DMCF,是如何开展集体协商的? 事情追溯到2010年9月,企业成立工会委员会后,每一届都是由员工自己投票选工会主席。左大兆就是大家“海选”出来的一致公认的工会主席。 2008年6月,左大兆从吉林大学毕业,便入职DMCF,在生产一线做作业员,2010年努力做到了班长,2012年担任系长,现在是设备课长。他开玩笑地说:“做工会主席是我的‘副业’,但这个‘副业’是要把全员500多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好,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事,要勇于且善于出面与公司协商。” 左大兆坦诚地说:“10多年来,工会开展的各项工作,不仅得到了职工们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公司方总经理为首的经营层的大力支持。”就工资集体协商一项而言,他们已累计开展了14轮次61回,职工每年平均月加薪金额超过400元。在福利待遇上,公司的奖金基数由2个月左右不确定提升为固定3个月加上当年利润的2%,有效提高了职工的整体待遇,提升了员工的生活质量。 通过集体协商,DMCF还专门制订了激发职工创新创造的奖励配套制度。“奖励制度”,其中分改善提案奖、不良发现奖、QC奖和ATM奖、省能源海报奖、事业贡献奖、长期勤务奖等八大类奖励表彰项目,每年都分门别类进行评比,至今已有10年。DMCF制造部的徐银波去年承担的“减少浪费、减少偏差和不均匀”EF项目在中国电装集团项目评比中获得第一名。除拿到各类激励外,徐银波等3人今年5月还获得到日本为期5天的学习培训机会。徐银波说:“各项奖励条款明明白白写在了制度里,我们搞技术创新已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大家的创新热情十分高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以小投入,来激发、挖掘员工的创新力创造力,真正得益的还是企业。”张沁芳说。由此,DMCF不仅自己成立工会,还向其他日企介绍成立工会的经验。 DMCF仅是我市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缩影。2023年,全市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63家,和谐劳动关系先进工业园区(镇、街道)7个。今年,市总工会着力从三方面发力,持续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健全集体协商主体。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在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加强行业工会组织建设,并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的行业以及灵活用工集中的行业为重点,大力推行新就业形态集体协商,通过集体协商完善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 加强协商代表能力建设。我市持续加强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切实把提高职工代表和指导员协商能力作为推进集体协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为集体协商提供人才优势与支撑。 发挥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组织优势。通过开展集体协商春季集中要约行动,举办全市工会集体协商工作培训班,召开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经验交流会,选树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典型,开展集体协商星级评估工作等方式,把集体协商工作做深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