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人报讯 投入318.05万元为2.04万名职工提供贴心帮扶,为275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95.4万元,发放职工医疗互助金970.81万元,为57名困难职工报销“兜底”医疗费用40.5万元,入选全总、省总重点工作创新案例28项……
回看淮安市总工会2024年的成绩单,思政引领、建功立业、维权服务、改革创新的一项项创新举措、一组组数据,其背后无不彰显着该市工会组织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使命担当,无不记录着广大工会干部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的生动实践。
凝心铸魂,交出一心向党“初心”答卷
“从高考落榜生成长为高级技术专家”的朱玉庭、拥有“绝活”的“快递小哥”蔡保来等典型事迹,激励鼓舞着广大职工……
一直以来,淮安市总工会坚持把职工思想引领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传教育,建立名师课程资源库,成立工会宣讲团和新业态宣讲团,全年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31场,惠及职工35万余人次。其中,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获评首批全省职工思政教育基地。开辟“中国梦 劳动美”专栏,举办“我身边的劳模工匠”分享会、“劳模精神宣讲进工地”等主题活动,讲好劳模工匠、优秀职工等典型故事。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组织开展“匠心颂祖国 劳动创未来”经典诵读展演等活动。朗诵节目《我们是自豪的工会人》还登上了全国职工网络春晚舞台。擦亮“悦读·职工书简”品牌,打造“15分钟文体服务圈”,免费发放文体券22.9万张,参与人次达32.8万。其中,文体共享平台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最具影响力”服务平台。
服务发展,交出一心干事“匠心”答卷
49个集体和个人获评省级以上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劳模工匠助企行”组织752人次劳模工匠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45个;全市职工拥有实用新型和授权发明专利超300个,培育“三个十大”及“五小”优秀项目150个;在全省率先成立五一巾帼创新联盟,获评全省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助企行”十大成果……
这些,仅仅是淮安工会组织职工建功立业交上厚重成绩单的一个缩影。
2024年,淮安市总工会聚焦队伍壮大、技能水平提升、服务保障优化等,细化工作举措,列出十项实事清单。在全国率先出台产业链产改规范指导性文件,建立产业链工会11个,覆盖企业628家,形成盱眙龙虾产业链产改等一批具有地域特点和行业特色的工作品牌。启动“争做技术能手、争当大国工匠”活动,先后开展10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示范性劳动竞赛和62项职业技能竞赛。其中,淮安职工获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淮安代表队获省第二届网约配送员技能大赛团体和个人“双第一”,并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大赛。聚焦全市“7+3”产业发展集群,推进淮安工匠学院建设,为2000多人次开展数控、模具、物联网等技能培训。
倾情关爱,交出一心为民“暖心”答卷
“2025年,市总工会再次为我们困难职工家庭成员购买了258元‘升级版’的‘江苏医惠保1号’,真的太感谢了!”安道麦安邦(江苏)有限公司职工曹先生动情地说。
近年来,淮安市总工会出台困难职工关爱帮扶工作意见,健全全方位兜底保障机制,扩大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覆盖面,擦亮“四送”品牌等。其中,举办“职等你来 遇淮则安”等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带动就业3200余人次。同时,搭建300余家就业实践基地,为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勤工俭学等岗位1700多个。发放“工惠贷”贷款1.42亿元,扶持中小企业36家,带动就业近700人。举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X”综合服务集市,为全市1.05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互助保障,补贴金额达66万元,保障金额超2.1亿元。还在线上线下开展发放“工惠券”等系列普惠活动。
此外,在全国率先实现快递行业职业伤害集体合同全覆盖,“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超80%的产改试点企业,惠及职工超4万人。建立“工会+检察”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协作机制,为1500余家企业和600余名职工提供法律服务,帮助541名农民工追讨欠薪。
激发动能,交出一以贯之“同心”答卷
市总大力推动工会改革,激发基层组织新动能,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1+7+N”工程,成立市县两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全市组建新业态基层工会65家、行业性工会联合会31家,吸收会员4万余人。深化党建带工建“三创争两提升”活动,创成省级示范单位17家,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小家)7个、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3名。拓展“智慧工会”服务内容,常态化开展普惠活动、知识竞赛、网络安全演练等。
全力打造“党旗引领 淮工先锋”党建品牌,全市107个镇(街)23个工会联合会配备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壮大基层工会力量。还建立“五维评价”考核举措,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八大”服务、“同携手·益企行”101%营商服务进企业等创新举措。
汇聚磅礴“工力量”,书写劳动新荣光。淮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全市各级工会将紧扣“全国有影响、全省走前列、全市创一流”的目标追求,奋楫扬帆、笃行不怠,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走在前、做示范书写新时代劳动创造的壮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