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聚焦 > 工会要闻

江苏“人才夜市”促就业促技能提升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办公室发布人:黄思媛发布日期:2025-01-16 08:53浏览次数:


江苏工人报讯  去年9月,国家和省密集出台一系列增量政策举措。省人社部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以繁荣夜经济为己任,创新打出一整套“组合拳”,为促进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提供有力支撑,交出一份有成色、有温度的促就业惠民生答卷。在近日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就因地制宜组织“人才夜市”,促就业促技能提升采取了相关举措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

省人社厅副厅长顾潮表示,在举办“人才夜市”方面,我省推动“夜市经济”与“人才服务”有机融合,打破传统招聘活动时间和空间限制,将人才招聘会办到夜间集市上,用生活化的引才方式带动就业服务“接地气”,打造求职者“逛街”选岗的新型招聘场景。同时,各地在现场普遍提供人才政策宣传、就业见习对接、就业创业指导、劳动权益保障等多元化、集约式服务。去年10月以来,全省已累计举办143场“人才夜市”,组织2327家用人单位在集市上“摆摊设点”,拿出先进制造业、新媒体运营、家政服务等行业岗位需求3.67万个,吸引8万余人次现场求职,近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同时,通过开设“技能夜校”帮助劳动者利用工作之外碎片化时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技能,实现技能提升和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据悉,各地人社部门精准对接市场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需要,盘活整合培训资源,创新改进培训形式,线上依托“江苏工匠课堂”推出约3300门网络培训课程,供劳动者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线下组织技工院校、培训机构等提供晚间培训服务。如,苏州市策划推出短视频制作、3D打印、非遗手作等百余项培训课程,学员培训考试合格后还能按规定享受政府补贴,让“白天上班,晚上学艺”逐渐成为市民新“夜”态。目前全省已有48所技工院校、221个培训机构开设“技能夜校”,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1万人,其中大学生1.7万人。

在支持夜间服务方面,我省为鼓励和引导博物馆、体育馆、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延长服务时间,满足群众消费需求,各级人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建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增核机制,将绩效工资与面向社会开放公共资源提供增值、延时等公共服务挂钩,允许将开展夜间延时服务获得的净收益统筹用于人员激励,有效调动事业单位积极性,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据介绍,全省近百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游活动。省五台山体育中心将闭馆时间延迟到晚上11点,年接待健身群众上升至350万人次。一些医院推出夜间门诊,部分儿童医院将夜间门诊开到晚上10点,极大方便了上班族下班就医和儿童错峰就医。(万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