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刚刚结束的南京市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新的一年产业经济发展谋篇布局:把产业强市建设作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中之重,推动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强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着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过去的一年,南京把产业强市作为“头号工程”,聚焦“4266”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价值、塑造新动能。“以产业强市建设为统领 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南京新实践”成功入选工信部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全市产业规模总量和企业主体数量再创新高。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按照省、市两会最新部署要求,南京正以集群强链推进产业强市建设,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产业强市迈出新步伐
发展动能进一步积蓄
高达140米的火炬塔架高高矗立,工人们抓紧安装打桩机、吊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在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及转型升级项目现场一片忙碌景象,建设进度条持续刷新。
石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去年以来,金陵石化积极做好成品油保供,高端日化品等项目顺利开工,成功产出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用油系针状焦、电解铝用低排阳极焦、负极材料用储能焦等新型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经营效益位居中国石化炼化生产企业前列。”金陵石化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春生介绍。
南京市牵头的苏南特钢材料集群和参与的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成功入围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上此前首批入围的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新型电力(智能电网)集群,南京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累计达4个。
“特钢产业通过实施高端精品发展战略,100多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于众多大国重器和重点工程。大飞机产业领域规上企业超百家,在动力系统、机载系统、航空材料等领域研发和生产能力全国领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被业内公认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的2024年,南京积极推动低空关键技术攻关、链主企业培育、优势产品推广,形成了一批低空产业发展成果。
拓攻机器人全面布局无人机产业,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无人机系统、云运管平台、系列智能无人机。“以丰鹏600农业植保无人机为例,其拉力提升20%,振动能量削减86%以上,具有续航时间长、喷洒系统精准高效等优势。”拓攻机器人总经理张羽介绍。
过去的一年,南京牢牢把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制定落实工业软件、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商业航天、机器人、算力等专项产业政策,系统构建“4266”产业体系,形成1个8000亿级、1个4000亿级和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未来产业规模实现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企业突破5000家,产业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向新而行,下好产业强市“关键棋”。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及转型升级、华天封测产业基地等百亿级项目开工,日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汇川机器人、小米南京科技园等一批优质项目投产运营,博西家电全球研发中心、LG新能源中国总部等标志性项目签约落户,进一步积蓄发展动能。
推动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强链……新的一年,南京绘就产业发展新图景,塑强更强竞争力。作为苏南特钢材料集群的龙头企业,南钢凭借在特钢领域的技术优势,频频斩获订单。走进南钢宽厚板厂,一张张LNG(液化天然气)储罐用9%Ni钢板持续下线后发往浙江宁波,为中海油浙江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供货。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优质企业加速培育
走进扬子石化生产区,一条条管道如巨龙一般架设在空中管廊架上,一台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沿着长长的管廊,进行24小时不间断自动巡检,将企业物料输送“大动脉”的情况传回中控室,操作人员一眼掌控全局。
扬子石化IT专家曹卫锋介绍,公司先后引进智能防爆机器人、常规巡检机器人及气体检测云台设备、装置巡检手持设备等,构建起“地空联动”巡检体系,提高生产现场安全感知及预测能力。
在最新公布的全国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中,我市南京钢铁、中电科十四所、康尼机电、国电南瑞控制、扬子石化5家企业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过去的一年,南京锚定产业强市目标,聚焦“4266”产业体系,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全面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加快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行动,不断提升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在全省率先出台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全年推动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2179个,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免费诊断全覆盖。
锚定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做大标杆企业矩阵。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11家,中兴通讯南京智能滨江5G工厂建成全国首个五星级5G工厂;新增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8个、省级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5家,均居全省第一。
优质企业加速培育,推动产业蓬勃发展。过去的一年,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设备、智能物流装备、智能控制系统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预计实现营收2750亿元。
新的一年,南京将持续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工作部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质降本增效和价值创造重塑为目标,以场景化推进为抓手,实施智能工厂梯度建设行动,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1月10日,江苏老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合作建成南通老虎云数创中心项目,同步上线“崇川工业云”数字化平台。至此,该公司在国内布局的地区场景工业云数字化平台已超60个。
“我们在平台上搭建起十多个云服务场景,能提供‘推广云’‘维保云’‘库存云’等十多个场景的云服务,用数字手段赋能企业发展,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江苏老虎云总裁助理李桐介绍。
频上“国字号”试点名单
凝聚发展新动能
“建议政府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前期探索实践形成的成果,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升级复用,统筹规划并构建云控基础平台,促进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今年南京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唐泽荣提出建议。
过去的一年,依托坚实的汽车产业基础以及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优势,南京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南京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一系列政策举措,以更大力度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速。
在江北新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北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系统的大屏上,滚动显示着各个社区网格员的活动情况及活动轨迹等,让整个街道的网格治理真正实现“一屏在手,管理不愁”;江苏北斗研究院与南京市公安局合作成立警用时空位置服务技术创新中心,基于北斗卫星系统打造了面向公安、保障城市安全的警务时空位置云数据服务平台,在巡逻管理、指挥调度、警情研判等方面发挥效用……
过去的一年,南京成功获批国家首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大力促进北斗产业发展,加快北斗应用落地,拓展北斗应用广度和深度,成为江苏北斗应用推广的核心城市。
国家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国家首批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过去的一年,南京还接连入选了多个“国字号”试点城市,展现产业强市新成果,更为新的一年发展凝聚新动能。
新的一年,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建设中,南京将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示范应用场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在宁集聚,打造全国领先的“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创新、终端推广和规模运营三大标杆。
新的一年,在国家首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中,南京将面向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大领域,聚焦低空经济、共享出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网、先进通信等细分方向,全力推动全市北斗规模应用的能级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