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产改质效,赣榆区总工会立足区域实际,坚持“四度”融合推进,使全区产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一、激发创造活力,提升素质有高度。开展技能竞赛。区总每年牵头举办全区技能状元大赛,大赛设置砌筑工、电工、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等6个工种;推行师徒结对,全区结对1122对;落实职工地位。上市公司沃田集团在产改中,稳步推选农民工转正机制,先后2批次10人转为公司正式员工。
二、坚持需求导向,服务职工有温度。开展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的群众性劳动保护活动,让职工既生产又安全。多家玩具加工企业虽然职工工作都在室内,但企业每年高温期间为职工每月发放高温补贴200元;提供就业信息,助力职工就业。区总牵头举办多场线上线下招聘会,帮助2300多人实现就业;坚持职工至上,助解职工难题。协调社区等举办少儿托管班,为360名职工解决孩子寒暑期看护难;组织12场企业大龄职工情感交友联谊活动,为50多名职工“脱单”。
三、延伸工作手臂,助力产改有亮度。区总坚持政治引领和示范带动,发挥社会组织在助力产改中的优势作用。引导区电商、家政协会等社会组织,举办21期培训班、近3000人参训,2000人实现就业。区总通过购买服务,委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等,组成职工法律服务志愿团,进企业、进港口宣讲15场次、受众1200多人,参与诉讼为职工挽回损失110万元。
四、营造良好氛围,宣传造势有广度。区总坚持宣传引路,《赣榆报》“产改进行时”专栏出刊16期,《赣榆电视台》“产改专题”节目播发新闻稿21篇;全区在市级以上刊登反映产改工作的信息50多篇。其中,《赣榆区夜市招聘会搭建就业“连心桥”》在《工人日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