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人报讯 连云港市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职工生活品质提升,深化职工疗休养工作,把职工疗休养作为促进职工身心健康、激励职工建功立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扩大疗休养规模范围,提升疗休养服务质量,着力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2014年6月,连云港市总工会开始启动全省首批一线职工疗休养工作,11年来,全市建有2家省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5家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组织数万名职工参加疗休养活动。2024年,省市两级工会拨付疗休养专项经费190万元,组织参疗单位300余家,参疗人员近900人。其中一线优秀技术工人500余名、医疗系统医务人员150余名、新业态劳动者80名、一线环卫职工50名、其他一线职工100余名。
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工作,市总工会积极促进疗休养活动扩面提质,推动广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开展职工疗休养活动,疗休养对象向全市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发挥重要作用的石化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制药、六大集团的技术工人倾斜,让更多来自基层的技术工人和一线职工参与到疗休养活动中来。
“作为一名职工,我从来没有享受过这么高的待遇,谢谢工会‘娘家人’的关心关爱,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为港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石化企业一线员工小张参加了由市总工会组织的职工疗休养活动后说。
此外,连云港市总工会不断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心关爱力度,把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群体中的工作骨干、优秀职工代表纳入一线职工疗休养范围,通过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疗休养专场、专题设计疗休养内容、改进疗休养组织方式等措施,努力扩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覆盖面,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职工需求多元化,催生疗休养“附加服务”常变常新。针对一线职工特点和需求,市总工会不断创新疗休养工作内容和方式,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禀赋优势,开发海滨游、文化游、康养游、研学游、度假游、红色游等连云港特色旅游线路,帮助职工充分休养、放松身心、增进健康,推进实现疗休养工作和地方文旅产业发展“两促进”“双提升”。此外,他们将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党史国情等纳入疗休养活动范围,积极鼓励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职工赴革命老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红色旅游景点等疗休养场所开展疗休养活动,将红色文化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相结合并融入职工疗休养活动全过程,进一步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激发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同时,结合“连工惠”平台设计开发主题鲜明、优惠力度大、吸引力强的职工疗休养专属普惠产品,实现单位和个人消费相结合的疗休养模式,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增强工会职工综合服务中心职能,推动疗休养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陈伟 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