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是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技能提升则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核心环节。近年来,盱眙县始终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以技能培训为抓手,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用一体”的培养机制,全面推动技能人才从“毕业”到“就业”、“生手”到“熟手”、“工位”到“岗位”的无缝衔接,逐步形成人才成长“赋能引擎”、企业发展“续航引擎”和产业升级“驱动引擎”的“三引擎”培训模式,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坚实支撑。
盱眙县以盱眙技师学院为核心平台,紧盯企业用工和人才发展需求,积极开设“订单班”“企业课堂”等定制化培训项目,将企业真实生产线、核心技改项目和先进工艺融入教学实践,实现课堂与岗位“零距离”对接。通过“工学交替”“智造实训点”及“智能化生产线”等实践平台,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掌握岗位核心技能,有效实现“毕业即就业、入企即上岗”。2025年,全县新增“光电技术应用”等新兴专业,进一步增强了技能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与适应性,持续夯实产业工人队伍后备力量。
面对企业阶段性用工困难与转型压力,盱眙县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常态化组织开展“企业进校园”招聘、实习转正技能竞赛、“师带徒”在岗培训等活动,推动校企资源互补共享。今年以来,已选派百余名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开展各类实操培训150余场,覆盖职工超7500人次。依托“人才+项目”“竞赛+培训”等多维模式,不断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缓解用工难题,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围绕“智改数转”和产业升级需要,盱眙县依托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推动教学与生产深度融合,将企业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任务纳入课程体系,重点培养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高技能人才。在政策支持方面,统筹“富民创业贷”、技能培训补贴等组合措施,优化服务流程,加强要素保障,尤其注重服务“一老一小”群体技能提升。2025年以来,已发放创业贷款1592万元、培训补贴145.44万元,惠及技能人才数千人次,为县域产业转型注入了强劲动能。
目前,盱眙县通过“三引擎”技能培训模式,构建了“入学—培训—就业—成长”的全周期培育体系,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协同并进、技能人才与企业成长互利共赢,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改路径,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基层实践样本。(陈进元 陆越 曹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