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大厅 > 产改试点 > 产改动态

提技赋能 提质增效 淮安激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新动能

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产改办 发布人:陈进元 发布日期:2025-09-08 15:16

近年来,淮安市坚持系统思维,聚焦促进就业、提升技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重点任务,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实施“技能兴淮”行动,筑牢产业工人能力根基淮安市在全省率先以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开展技能兴淮行动助力富民增收赋能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构建了人社部门统筹、行业主管联动、市县区协同、政校企合作的大培训体系。截至目前,已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2.44万人次,新增技能等级证书2.19万人次,其中高级工以上达5257人次。紧扣35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发布政府补贴性培训项目,涵盖3大类532个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项目、123个专项职业能力项目,新增24个高技能紧缺工种,首次将14个数字专业技术职业纳入目录。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新增供应链管理、无人机驾驶等6个省在淮考点职业(工种),全市62家规上企业常态化开展自主评价,年均培养评价技能人才超4000人次。

强化项目引领作用,拓宽产业工人成长通道积极打造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挖掘培育优质人才项目。新增1人入选首批首席技师,实现“零的突破”;1人获评“江苏大工匠”、11人获评“江苏工匠”;18名高技能人才纳入江苏省卓越技师培育计划,入围人数位居全省前列。深化“以赛促训”机制,全年计划开展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国防教育、物业服务等38项职业技能竞赛。在2025“南京都市圈”技能竞赛中实现一等奖“零的突破”,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中夺得“光电信息技术”赛项第一名,创历史最佳成绩。打破专业技术职称与职业技能评价界限,创新技术技能导向评价机制,支持高技能人才获取专业技术职业资格,今年以来已有159名专业技术人才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夯实产业工人就业保障打造“一站式”多元调解中心,完善劳动争议案件法律援助“四方衔接”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大幅提升至近90%。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升专项行动,推动企业与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实施劳动用工指导服务专项行动,通过“调解仲裁服务大篷车”进企业、专题培训、以案释法等方式,指导企业规范用工。密切关注外贸企业用工形势,制定劳动用工与权益保障应急预案,防范化解用工风险。深化欠薪源头治理,建立清偿账款与清理欠薪“双清”巡回工作机制,1-7月累计为劳动者追发工资1486.48万元,切实守护劳动者的“钱袋子”。(陈进元)


打印 关闭